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ā

ㄓㄚ

部首 手

部外 5

總筆畫 8

摣 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2AF

左右結構

121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egg

qbm

dlc

57012

拼音 zhā

注音 ㄓㄚ

部首 手 部外 5總筆劃 8

基本區 62AF筆順 12125111

抯 基本解釋

● 抯

zhā ㄓㄚˉ


  1. 取。

英語 (Cant.) to grasp, hold

【漢典】
【卯集中】【手】 抯·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抯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抯·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廣韻】側加切【集韻】【類篇】莊加切,𠀤音渣。【說文】挹也。从手且聲,讀若樝梨之樝。

又【揚子·方言】抯摣,取也。南楚之閒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抯。或謂之𢳛。

又【集韻】淺野切,音且。亦取也。

又【唐韻】徐野切【集韻】似也切,𠀤音灺。【唐韻】兹野切【集韻】子野切,𠀤音姐。義𠀤同。別作𢳛𠭯,義通。

【漢典】
【卷十二】【手】

抯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挹也。从手且聲,讀若樝棃之樝。側加切

《說文解字注》

(抯)挹也。方言曰。抯、摣、取也。南楚之閒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抯。亦謂之摣。从手。且聲。讀若樝棃之樝。樝棃、見木部。側加切。古音在五部。按方言抯、摣實一字也。故許有抯無摣。

【漢典】

抯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ɑ˥ 越南语 vả

客家话 [梅县腔] za1粤语 ce2

近代音 中古音 照莊母 麻韻 平聲 樝小韻 側加切 二等 開口;邪母 馬韻 上聲 灺小韻 徐野切 三等 開口;精母 馬韻 上聲 姐小韻 兹野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模部 ;王力系统:莊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抯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抯」 說文‧手部「抯」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摣
㪥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摣(zha1)
    2. 觰(zha1)
    3. 偧(zha1)
    4. 楂(zha1)
    5. 齇(zha1)
    6. 柤(zha1)
    7. 劄(zha1)
    8. 扎(zha1)
    9. 喳(zha1)
    10. 紮(zha1)
    11. 㗬(zha1)
    12. 飵(zha1)
同部首
    1. 挠
    2. 摡
    3. 拚
    4. 掇
    5. 挹
    6. 攥
    7. 搊
    8. 挰
    9. 擕
    10. 㨶
    11. 㨹
    12. 扭
同筆畫
    1. 匊
    2. 䣂
    3. 柉
    4. 㺵
    5. 玞
    6. 㩺
    7. 㞿
    8. 苚
    9. 披
    10. 䏒
    11. 者
    12. 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