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打草惊蛇

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

注音 ㄉㄚˇ ㄘㄠˇ ㄐㄧㄥ ㄕㄜˊ

打草惊蛇 詞語解釋

解釋

◎ 打草驚蛇 dǎcǎo-jīngshé

[beat the grass and frighten away the snake;(fig)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原指懲罰了別人,也警戒了自己。後喻指作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備

空自去打草驚蛇,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水滸傳》

-----------------
國語辭典
打草驚蛇dǎ cǎo jīng shé ㄉㄚˇ ㄘㄠˇ ㄐㄧㄥ ㄕㄜˊ
  1. 語本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打草驚蛇比喻某甲受到懲戒,而使某乙知所警惕。後多比喻行事不密,使對方有所察覺,預先防備。《水滸傳.第二九回》:「空自打草驚蛇,倒乞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須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以致打草驚蛇,反為不美。」

© 漢典

打草惊蛇 成語解釋

打草驚蛇

【解釋】打草驚了草裏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出處】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爲當塗宰,頗以資產爲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示例】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九回

【近義詞】操之過急、因小失大

【反義詞】欲擒故縱、引蛇出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多用於否定句

© 漢典

打草惊蛇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打草驚蛇

  • 打草驚蛇,現代漢語成語,
  • 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 出自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爲當塗宰,頗以資產爲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 打草驚蛇,三十六計之一,作爲謀略,是指敵方兵力沒有暴露,行蹤詭祕,意向不明時,切切不可輕敵冒進,應當查清敵方主力配置、運動狀況再說。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觰沙
      2. 大步流星
      3. 使嘴使舌
      4. 胶折
      5. 骗口张舌
      6. 断舌
      7. 腰折
      8. 低折
    相關詞語
      1. 打拱作揖
      2. 打下
      3. 打家截道
      4. 打叉
      5. 打拚
      6. 打连厢
      7. 锤打
      8. 鬼打
      9. 拳打
      10. 一打
      11. 撕打
      12. 摔打
      13. 蛇信
      14. 蛇疮
      15. 蛇影
      16. 蛇藨
      17. 蛇伏
      18. 蛇入竹筒曲性在
      19. 虾蛇
      20. 铁钱蛇
      21. 强龙不压地头蛇
      22. 化蛇
      23. 虚与委蛇
      24. 笔走龙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