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ǒu

ㄕㄡˇ

部首 手

部外 0

總筆畫 3

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24C

单体结构

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ghg

dm

daaa

50000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手 部外 0總筆劃 3

統一碼 624C筆順 121

扌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扌

shǒu ㄕㄡˇ

     ◎ 同“手”。用作偏旁。俗稱“提手旁”。

英語 hand; radical number 64

© 漢典
【卯集中】【手】 手·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扌”字頭,請參考“手”字。)
【卯集中】【手】 手·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古文〕𠂿【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 漢典
【卷十二】【手】

手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扌”字頭,請參考“手”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拳也。象形。凡手之屬皆从手。𠂿,古文手。書九切〖注〗𠦬, 《玉篇》乖本字。

『說文解字注』

(手)拳也。今人舒之爲手。卷之爲拳。其實一也。故以手與拳二篆互訓。象形。象指掌及𢯲也。書九切。三部。凡手之屬皆从手。


(𡴤)古文手。

© 漢典

扌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ou˨˩˦ 日语读音 TEHEN

粤语 sau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扌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手」 曶壺蓋西周中期集成9728「手」 郭.五.45「手」 說文古文「手」 睡.封78「扌」
「手」 不𡢁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9「手」 說文‧手部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手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㝊(shou3)
    2. 龵(shou3)
    3. 首(shou3)
    4. 䭭(shou3)
    5. 垨(shou3)
    6. 艏(shou3)
    7. 守(shou3)
    8. 手(shou3)
    9. 𠂿(shou3)
同部首
    1. 撓
    2. 摦
    3. 㨅
    4. 揖
    5. 抔
    6. 抂
    7. 㨐
    8. 攇
    9. 㩝
    10. 捗
    11. 擶
    12. 掖
同筆畫
    1. 亼
    2. 丬
    3. 巳
    4. 廾
    5. 㐄
    6. 亿
    7. 𠆣
    8. 丫
    9. 㐉
    10. 卫
    11. 𠀆
    12. 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