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戎狄

拼音 róng dí

注音 ㄖㄨㄥˊ ㄉㄧˊ

戎狄 詞語解釋

解釋
  • 亦作“戎翟”。
  • -----------------
    國語辭典
    戎狄róng díㄖㄨㄥˊ ㄉㄧˊ
    1. 舊指居於西北邊境外的野蠻民族。《左傳.閔公元年》:「戎狄豺狼,不可厭也。」《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遂定邊城,撫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近蠻夷

    © 漢典

    戎狄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戎狄

  • 戎狄是先秦時代華夏對西方和北方的非華夏部落的統稱,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稱。
  • 周朝時居民有華夏和四夷的區分:南方部落爲蠻;東方部落爲夷;西方部落爲戎;北方部落爲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佈在華夏的西方和北方地區。
  •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 春秋中葉以後,狄與戎在地域上有明顯的不同,但整個春秋時代,乃至戰國中葉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稱,有些部落仍兼有戎與狄兩種稱號。這種情況以及春秋北狄諸部的姓族,陝北、山西、河北諸地的戎狄文化遺存,都說明春秋時期的戎與狄只是地域分佈有明顯區分,族類卻比較接近。
  • 狄作族稱,《春秋》所記始於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於西周末已有狄的記載。這是諸夏對北方一些部族的稱呼,不是他們的自稱。《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戰國末期,狄人被華夏人和北方蒙古高原的胡人所同化。
  • 確切地以戎作爲部稱始於周人,在滅商以前,主要用來稱呼周原附近與周爲敵的各部落,其勁敵集中於周原以西隴山地區,故稱爲西戎。在西周到戰國,主要是指西方羌人各部落,秦漢以後,多數西羌人逐漸被華夏和後來的吐蕃人所同化。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荣将
      2. 荣华富贵
      3. 融通
      4. 溶溶荡荡
      5. 熔今鑄古
      6. 榮資
      7. 腰篴
      8. 八面受敌
      9. 附敵
      10. 力钧势敌
      11. 宿敌
      12. 棋敵
    相關詞語
      1. 戎毡
      2. 戎马倥傯
      3. 戎戍
      4. 戎缮
      5. 戎閫
      6. 戎菽
      7. 豲戎
      8. 陳戎
      9. 衆戎
      10. 六戎
      11. 参戎
      12. 惟口興戎
      13. 狄鹽
      14. 狄良突盧
      15. 狄騠
      16. 狄克推多
      17. 狄更斯
      18. 狄盐
      19. 简狄
      20. 夏狄
      21. 北狄
      22. 六狄
      23. 褕狄
      24. 介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