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duò

ㄉㄨㄛˋ

部首 心

部外 12

總筆畫 1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19C

左右結構

442521312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bde

pnlb

uybq

94027

拼音 duò

注音 ㄉㄨㄛˋ

部首 心 部外 11總筆劃 14

基本區 619C筆順 44252131212511

憜 基本解釋

● 憜

duò ㄉㄨㄛˋ


  1. 同「惰」。
【漢典】
【卯集上】【心】 憜·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憜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憜·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集韻】同惰。

【漢典】
【卷十】【心】

憜 《說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不敬也。从心,𡐦省。《春秋傳》曰:“執玉憜。” 惰,憜或省𨸏。媠,古文。徒果切

《說文解字注》

(憜)不敬也。今書皆作惰。韋玄成傳。供事靡憜。師古曰。憜古惰字。从心。𡐦省聲。𡐦者、篆文隓字。見𨸏部。按肉部有隋字。則此當云隋聲也。徒果切。十七部。春秋傳曰。執玉憜。僖公十一年左傳曰。天王使召武公、内史過賜晉侯命。受玉惰。許受作執。按國語作晉侯執玉卑。葢或二書相涉之故。


(惰)憜或省𨸏。今俗皆如此作。


(媠)古文。漢書韋玄成傳。無媠爾儀。張敞傳。被輕媠之名。若方言媠、美也。南楚之外曰媠。則方俗殊語耳。

【漢典】

憜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uo˥˧ 日语读音 TSUTSUMANAI

粤语 do6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果韻 上聲 墮小韻 徒果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歌部 ;王力系统:定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媠」 說文古文「憜」
「憜」 說文‧心部
「惰」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沲(duo4)
    2. 鵽(duo4)
    3. 挅(duo4)
    4. 剁(duo4)
    5. 柮(duo4)
    6. 隋(duo4)
    7. 挆(duo4)
    8. 陏(duo4)
    9. 墮(duo4)
    10. 堕(duo4)
    11. 跥(duo4)
    12. 隓(duo4)
同部首
    1. 忼
    2. 懚
    3. 怄
    4. 恎
    5. 懅
    6. 恺
    7. 怖
    8. 㦆
    9. 憈
    10. 憱
    11. 悴
    12. 忤
同筆畫
    1. 䁌
    2. 䙊
    3. 㥿
    4. 㮩
    5. 䞔
    6. 𠄿
    7. 榹
    8. 愻
    9. 㬎
    10. 漶
    11. 漱
    12. 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