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ǜ

ㄌㄩˋ

部首 心

部外 11

總筆畫 15

簡體 虑

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16E

左上包围结构

21531525121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aln|hlni

ypwp

ihkw

21236

拼音 lǜ

注音 ㄌㄩˋ

部首 心 部外 11總筆劃 15

統一碼 616E筆順 215315251214544

通

慮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慮

lǜ ㄌㄩˋ

     ◎ 見“慮”。

英語 be concerned, worry about

德語 Ängstlichkeit, Angst (S)

法語 inquiet,préoccupé,réfléchir,considérer,méditer

© 漢典

慮 國語辭典

慮ㄌㄩˋlǜ
名
  1. 謀思、打算。《論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 心思、意念。《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楚辭·屈原·卜居》:「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3. 姓。如春秋時有慮癸。

動
  1. 思考、謀算。如:「考慮」。《詩經·小雅·雨無正》:「旻天疾威,弗慮弗圖。」漢·鄭玄·注:「慮、圖,皆謀也。」《漢書·卷六○·杜周傳》:「微詣大將軍莫府,國家政謀,鳳常與欽慮之。」

  2. 擔憂、憂愁。如:「顧慮」、「憂慮」。《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浩浩洋洋,慮殫為河。」唐·顏師古·注:「慮,猶恐也。」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先王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3. 審察。《聊齋志異·卷七·冤獄》:「令方慮囚,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視令而大罵。」

© 漢典
【卯集上】【心】 慮·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慮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慮·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良據切,音鑢。【說文】謀思也。从思,虍聲。思有所圖曰慮,慮,猶縷也。【增韻】憂也,疑也。【書·太甲】弗慮胡獲。【註】欲其謹思之也。【大學】安而后能慮。【朱註】謂處事精詳。

又度也。【揚子·太𤣥經】立督慮也。【註】督,正也。慮,度也。運以正度也。

又總計曰亡慮。【前漢·書註】舉凡之辭,言不待計慮而知其大凡也。

又軍前所持幡曰慮無。【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註】慮有無也。【正義】明爲思慮其所無之事,使知而爲之備也。

又【釋名】慮,旅也,旅,衆也。【易·繫辭】一致而百慮。【註】慮及衆物,以一定之也。

又姓。【左傳】南蒯臣慮癸。

又【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𠀤音閭。【正韻】思慮也。【淮南子·原道訓】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以天爲蓋,以地爲輿。

又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也。

又地名。隆慮,在河內。無慮,在遼東。取慮,在臨淮。且慮,在遼西。昌慮,在海東。隆音林,取音趣,且音苴。

又【古今字考】兩舉切,音呂。【箕山歌】日月運照,靡不記睹。游放其閒,何所却慮。

又【正字通】盧谷切,音錄。【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掌折獄詳𠛬,凡繫囚,五日一慮。【前漢·雋不疑傳】每行縣,錄囚徒還。【師古註】錄囚,今云慮囚,本錄聲之去者耳。近俗不曉其意,訛爲思慮之慮,失其源矣。◎按師古此言近於識字,而實未通韻。惟未通韻,亦未爲識字之源也。蓋每字原具四聲,如慮字從平聲起韻,閭呂慮錄,則閭字爲慮字之平,呂字爲慮字之上,錄字爲慮字之入也。慮本訓謀思,然兼有詳審之義,故漢書錄囚亦卽慮囚也。慮字原具入聲,有錄音,豈必專屬去聲,爲得字之源乎。

又叶郞古切,音魯。【楚辭·九章】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芳椒以自處。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〇按本从思,《說文》玉篇都入思部。字彙倂入心部,取其便考。

© 漢典
【卷十】【思】

慮 《说文解字》

【卷十】【思】
『說文解字』

謀思也。从思虍聲。良據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慮)謀思也。心部曰。念、常思也。惟、凡思也。懷、念思也。想、覬思也。𢣢、同思之和也。同一思而分別如此。言部曰。慮難曰謀。與此爲轉注。□部曰。圖者、畫也。計難也。然則謀慮圖三篆義同。左傳曰慮無他。書曰無慮。皆謂計畫之纖悉必周。有不周者非慮也。从思。虍聲。良據切。五部。

© 漢典

慮 音韻方言

唐代读音 liù日语读音 OMONPAKA韩语罗马 LYE现代韩语 려越南语 lự

客家话 [客英字典]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陆丰腔] li6 [东莞腔] li5 [海陆腔] li6粤语 leoi6

近代音 來母 魚模韻 去聲 慮小空;中古音 來母 御韻 去聲 慮小韻 良倨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模部 ;王力系统:來母 魚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慮」 郭.語2.10「慮」 說文‧思部「慮」 睡.為43「慮」「虑」 「慮」
「慮」 郭.性.48
「慮」 郭.性.62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虑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绿(lv4)
    2. 虑(lv4)
    3. 緑(lv4)
    4. 櫖(lv4)
    5. 卛(lv4)
    6. 率(lv4)
    7. 膟(lv4)
    8. 綠(lv4)
    9. 滤(lv4)
    10. 爈(lv4)
    11. 律(lv4)
    12. 㲶(lv4)
同部首
    1. 怹
    2. 悉
    3. 恶
    4. 㥁
    5. 㦌
    6. 㤣
    7. 愻
    8. 㦟
    9. 㥣
    10. 懋
    11. 思
    12. 㤠
同筆畫
    1. 頠
    2. 膼
    3. 潣
    4. 㵧
    5. 㙫
    6. 㯎
    7. 劊
    8. 撟
    9. 慼
    10. 稽
    11. 䔲
    12. 醃
初中古詩詞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