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í

shì

ㄊㄧˊ

ㄕˋ

部首 心

部外 9

總筆畫 12

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0FF

左右结构

4422511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jgh

pamo

ukai

96081

拼音 tí shì

注音 ㄊㄧˊ ㄕˋ

部首 心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60FF筆順 442251112134

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惿

tí ㄊㄧˊ

     ◎ 〔~𢠹(xī)〕膽怯,害怕。

其它字義


● 惿

shì ㄕˋ

     ◎ 古同“諟”。

© 漢典
【卯集上】【心】 惿·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惿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惿·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集韻】田黎切,音提。惿𢠹,心怯也。

又上紙切,音是。審也。亦作諟。

© 漢典
【卷三】【言】

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惿”字頭,請參考“諟”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理也。从言是聲。承旨切

『說文解字注』

(諟)理也。左傳。君與大夫不善是也。國語作王弗是。韋曰。是、理也。是者諟之假借字。韋注與許合。理猶今人言是正也。臣之行𧮂者王不能是正也。大學引大甲。顧諟天之明命。注。諟猶正也。某氏僞大甲傳。諟、是也。皆與許合。大學諟或爲題。从言。是聲。承旨切。按旨當作紙。十六部。

© 漢典

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i˧˥; ʂʅ˥˧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惿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鮷(ti2)
    2. 碮(ti2)
    3. 鶙(ti2)
    4. 綈(ti2)
    5. 謕(ti2)
    6. 漽(ti2)
    7. 蹄(ti2)
    8. 騠(ti2)
    9. 禵(ti2)
    10. 緹(ti2)
    11. 褆(ti2)
    12. 厗(ti2)
    13. 䜻(shi4)
    14. 呩(shi4)
    15. 柿(shi4)
    16. 枾(shi4)
    17. 䑛(shi4)
    18. 世(shi4)
    19. 諡(shi4)
    20. 咶(shi4)
    21. 釋(shi4)
    22. 𠀍(shi4)
    23. 忕(shi4)
    24. 釈(shi4)
同部首
    1. 恂
    2. 憾
    3. 惕
    4. 㥴
    5. 悛
    6. 㦠
    7. 惻
    8. 㤡
    9. 㦉
    10. 惔
    11. 悝
    12. 懧
同筆畫
    1. 䦈
    2. 臰
    3. 𠌣
    4. 堳
    5. 痫
    6. 㛱
    7. 揋
    8. 𠌀
    9. 壻
    10. 煮
    11. 廂
    12. 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