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èi

ㄅㄟˋ

部首 心

部外 7

總筆畫 10

哱 孛 愂 誖 𡥏 𢚦 𢠜 㪍 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096

左右结构

44212455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fpb

pjbd

uewy

94047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部首 心 部外 7總筆劃 10

統一碼 6096筆順 4421245521

通 標

悖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悖

bèi ㄅㄟˋ

  1. 混亂,相沖突:~亂。~逆。~異。~論。並行不~。
  2. 惑,違背道理,謬誤:~謬。~惑。

英語 be contradictory to, go counter

© 漢典

悖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悖 bèi

〈動〉

(1) (形聲。從心,孛( bèi )聲。本義:違反,違背)

(2) 同本義 [be contrary to;go against]

悖其所辭。——《荀子·正名》。注:“違也。”

毋悖於時。——《禮記·月令》。注:“猶逆也。”

故新相反,前後相悖。——《韓非子·定法》

(3) 又如:悖言(違逆之言);悖暴(背理兇暴);並行不悖

(4) 掩蔽 [screen]

上悖日月之明。——《莊子·胠篋》。司馬注:“悖,薄食也。”

山野悖其心跡,煙霧養其神爽。——《上劉右相書》

(5) 叛亂 [rebel]

周成王, 管、 蔡悖亂, 周公東征。——《論衡·恢國篇》

殄熄暴悖,亂賊滅亡。——《史記》

詞性變化

◎ 悖 bèi

〈形〉

(1) 惑亂;糊塗 [be confused]

足以喻治之所悖。——《荀子·正名》。注:“惑也。”

先生老悖乎?——《戰國策·楚策》

(2) 又如:悖惘(昏聵了);悖耄(老朽昏庸)

(3) 荒謬;謬誤 [absurd;incredible]

計有一二者難悖也。——《戰國策·秦策》。注:“誤也。”

疏達而不悖。——《淮南子·原道》。注:“謬也。”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呂氏春秋·察今》

(4) 又如:悖妄(荒謬狂妄)

(5) 背謬,行不通 [don't work;get nowhere]

守法而弗變則悖。——《呂氏春秋·察今》

常用詞組


悖晦悖理悖亂悖論悖謬悖逆悖入悖出悖妄
© 漢典

悖 國語辭典

悖ㄅㄛˊbó
形
  1. 旺盛。《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通「勃」。

悖ㄅㄟˋbèi
動
  1. 違背、違反。《荀子·性惡》:「皆反於性而悖於情也。」《國語·周語上》:「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2. 衝突、矛盾。《淮南子·脩務》:「聖人憂民如此其明也,而稱以無為,豈不悖哉!」

© 漢典
【卯集上】【心】 悖·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悖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悖·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𠀤音孛。【說文】亂也。【玉篇】逆也。【周語】是以事行而不悖。【註】步沒切。

又盛貌。【左傳·莊十一年】其興也悖焉。【註】悖,盛貌。一作勃。

又姓。

又【玉篇】【廣韻】【集韻】𠀤蒲昧切,音佩。【詩·大雅】覆俾我悖。【註】蒲對反。

又【集韻】【韻會】𠀤補昧切,音背。義同。

又【玉篇】【集韻】【韻會】𠀤必每切。【博雅】强也。 本作誖,从言。或从心作悖。或从口作哱。籀从二或,作𢨋,上下反覆,皆相惑,故爲誖也。梁王以佛有悖音,改悖爲背。嗣後該讀入聲者,多讀去聲矣。 【集韻】悖,亦作𢟥。

© 漢典
【】【】

悖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誖或从心。
© 漢典

悖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ei˥˧ 日语读音 MOTORU韩语罗马 PHAY PAL现代韩语 패

客家话 [客英字典] put8 poi5 [海陆腔] put8 poi6 [梅县腔] put7 put8 [台湾四县腔] put8 poi5 [客语拼音字汇] pud6 [宝安腔] put8粤语 bui3 bui6潮州话 波锅6(倍)

近代音 滂母 齊微韻 去聲 配小空;中古音 並母 沒韻 入聲 勃小韻 蒲沒切 一等 合口;並母 隊韻 去聲 佩小韻 蒲昧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沒部 ;王力系统:並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悖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𢨋」 旅仲簋西周晚期集成3872「𢨋」 說文籀文「悖」
「𢨋」 二年令麗誖宜陽戈戰國新收1284頁「誖」 說文‧言部
「悖」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哱
孛
愂
誖
𡥏
𢚦
𢠜
㪍
𢟥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珼(bei4)
    2. 棓(bei4)
    3. 俻(bei4)
    4. 备(bei4)
    5. 㰆(bei4)
    6. 蓓(bei4)
    7. 偹(bei4)
    8. 憊(bei4)
    9. 軰(bei4)
    10. 琲(bei4)
    11. 㷶(bei4)
    12. 棑(bei4)
同部首
    1. 懐
    2. 慘
    3. 怾
    4. 㥒
    5. 愼
    6. 憭
    7. 㤊
    8. 㥼
    9. 忻
    10. 愥
    11. 㥱
    12. 㥏
同筆畫
    1. 剢
    2. 浆
    3. 烦
    4. 䣨
    5. 㼤
    6. 莀
    7. 耻
    8. 宽
    9. 㢇
    10. 𠉮
    11. 栻
    12. 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