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ū

dié

ㄊㄨ

ㄉㄧㄝˊ

部首 心

部外 5

總筆畫 8

㥆 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022

左右结构

4423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rwy|ntgy

phqo

umod

95080

拼音 tū dié

注音 ㄊㄨ ㄉㄧㄝˊ

部首 心 部外 5總筆劃 8

統一碼 6022筆順 44231134

怢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怢

tū ㄊㄨˉ

     ◎ 忽視;不在意:“故美玉蘊於碔砝,凡人視之~焉。”

其它字義


● 怢

dié ㄉㄧㄝˊ

     ◎ 〔~蕩〕灑脫,不拘束。

© 漢典

怢 國語辭典

怢ㄊㄨˊtú
動
  1. 忽視。《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習亂安危,怢不自睹。」《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故美玉蘊於碔砆,凡人視之怢焉。」

© 漢典
【卯集上】【心】 怢·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怢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怢·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集韻】他骨切【韻會】陁骨切,𠀤音突。【集韻】忽忘也。【王褒·四子講德論】美玉蘊于碔砆,凡人見之怢焉。【註】不分別貌。

又【集韻】他結切。與佚同。【類篇】佚蕩,𥳑易也。或从心。

又【集韻】【類篇】吐內切【正韻】他內切,𠀤音退。【博雅】緩也,忘也。一曰肆也。本作㥆。

© 漢典
【】【】

㥆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怢”字頭,請參考“㥆”字:)
【】【】
『說文解字注』

(㥆)肆也。廣雅曰。?也。忘也。从心。隶聲。他骨切。十五部。廣韵又他内切。

© 漢典

怢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 tiɛ˧˥

粤语 dat6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屑部 ;王力系统:透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佚」。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佚」 說文‧人部「怢」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㥆
佚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堗(tu1)
    2. 禿(tu1)
    3. 葖(tu1)
    4. 秃(tu1)
    5. 痜(tu1)
    6. 㟮(tu1)
    7. 鵚(tu1)
    8. 嶀(tu1)
    9. 突(tu1)
    10. 涋(tu1)
    11. 凸(tu1)
    12. 宊(tu1)
    13. 鴩(die2)
    14. 槢(die2)
    15. 牒(die2)
    16. 趃(die2)
    17. 耋(die2)
    18. 絰(die2)
    19. 䲀(die2)
    20. 崼(die2)
    21. 耊(die2)
    22. 蝶(die2)
    23. 谍(die2)
    24. 臷(die2)
同部首
    1. 慌
    2. 忭
    3. 㦈
    4. 悋
    5. 悴
    6. 恗
    7. 恘
    8. 憾
    9. 怳
    10. 㦏
    11. 㤞
    12. 憍
同筆畫
    1. 𠈜
    2. 㟃
    3. 秆
    4. 矽
    5. 㹥
    6. 㧕
    7. 怈
    8. 岼
    9. 䏒
    10. 和
    11. 㣎
    12. 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