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huàng

ㄔㄨㄤˋ

部首 心

部外 4

總筆畫 7

繁體 愴

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006

左右结构

442345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wbn

posu

uoyy

98012

拼音 chuàng

注音 ㄔㄨㄤˋ

部首 心 部外 4總筆劃 7

統一碼 6006筆順 4423455

標

怆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愴

(愴)

chuàng ㄔㄨㄤˋ

     ◎ 悲傷:悲~。~惻。~痛。~然淚下。

英語 sad, broken-hearted, disconsolate

法語 très mélancolique

© 漢典

怆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愴

愴 chuàng

〈形〉

(1) (形聲。從心,倉聲。本義:悲傷)

(2) 同本義 [sorrowful]

愴,傷也。——《說文》

愴,悲也。——《廣雅》

必有悽愴之心。——《禮記·祭義》

(3) 又如:愴慌(悲傷慌張);愴惶(悲切驚惶);愴惻(悲傷ň惻);愴愴(悲痛哀傷);愴悢(悲憤憂傷)

(4) 匆遽,慌亂 [flurried]。如:愴慌(慌亂);愴囊(匆遽的樣子)

常用詞組


愴然愴痛
© 漢典
【卯集上】【心】 愴·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愴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怆”字頭,請參考“愴”字。)
【卯集上】【心】 愴·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初亮切【集韻】【韻會】楚亮切,𠀤音創。【說文】傷也。从心倉聲。【廣韻】悽愴也。【禮·祭義】霜露旣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註】初亮切。

又【集韻】初良切【正韻】齒良切,𠀤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𧉅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又【廣韻】初兩切【集韻】楚兩切,𠀤音搶。【廣韻】愴恍,失意貌。

© 漢典
【卷十】【心】

愴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怆”字頭,請參考“愴”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傷也。从心倉聲。初亮切

『說文解字注』
傷也。愴訓傷、猶創訓傷也。祭義曰。必有悽愴之心。从心。倉聲。初亮切。十部。
© 漢典

怆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ɑŋ˥˧

粤语 cong3潮州话 徐安1(苍)、[饶平]徐红1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怆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愴」。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愴」 包2.68「愴」 說文‧心部「愴」 「怆」「怆」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愴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䎫(chuang4)
    2. 刱(chuang4)
    3. 创(chuang4)
    4. 愴(chuang4)
    5. 創(chuang4)
    6. 剏(chuang4)
    7. 剙(chuang4)
同部首
    1. 恍
    2. 愓
    3. 㦃
    4. 憔
    5. 懗
    6. 愠
    7. 惜
    8. 㥺
    9. 惭
    10. 懂
    11. 㤕
    12. 㤜
同筆畫
    1. 芲
    2. 轩
    3. 汹
    4. 库
    5. 伶
    6. 㕳
    7. 㸪
    8. 囩
    9. 抚
    10. 妊
    11. 吟
    12. 佊
初中古詩詞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