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忠孝节义

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yì

注音 ㄓㄨㄥ ㄒㄧㄠˋ ㄐㄧㄝ ˊ ㄧˋ

忠孝节义 詞語解釋

國語辭典
忠孝節義zhōng xiào jié yìㄓㄨㄥ ㄒㄧㄠˋ ㄐㄧㄝˊ ㄧˋ
  1.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對夫妻盡節,對朋友盡義。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四.忠孝節義判官》:「吾今為忠孝節義判官,所主人間忠臣、孝子、義夫、節婦事也。」也作「忠孝節烈」。

© 漢典

忠孝节义 成語解釋

忠孝節義

【解釋】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節義,不知妄作邪爲。”

© 漢典

忠孝节义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忠孝節義

  • 忠孝節義,作主語、賓語、定語,成語,中華傳統美德,四字美德:忠、孝、節、義 。 忠、孝是中國社會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孝經》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則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柳詒徵《中國文化史》 “第十三章:忠孝之興”:忠、孝興於夏,“夏道尚忠,復尚孝”。
  • 詞典 【解釋】: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 【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節義,不知妄作邪爲。”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中雨
      2. 中构
      3. 中贵人
      4. 中断
      5. 终献
      6. 中统钞
      7. 里役
      8. 奢易
      9. 阴曀
      10. 赤疫
      11. 举意
      12. 抒意
    相關詞語
      1. 忠养
      2. 忠骸
      3. 忠廉
      4. 忠邪
      5. 忠荩
      6. 忠介
      7. 襃忠
      8. 廉忠
      9. 移孝为忠
      10. 极忠
      11. 作忠
      12. 陋忠
      13. 义色
      14. 义儿军
      15. 义米
      16. 义海恩山
      17. 义宗
      18. 义无旋踵
      19. 冯谖市义
      20. 结义
      21. 昌义
      22. 二二八武装起义
      23. 朋义
      24. 王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