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心学

拼音 xīn xué

注音 ㄒㄧㄣ ㄒㄩㄝˊ

心学 詞語解釋

解釋
1.猶言思想修養。 2.以陸九淵﹑王守仁爲代表的宋明理學的一個流派,即所謂良知之學。爲學主"明本心"﹑"致良知"。認爲心爲宇宙的本原。 3.即心理學。
-----------------
國語辭典
心學xīn xuéㄒㄧㄣ ㄒㄩㄝˊ
  1. 明代盛行的良知之學。創自宋儒陸象山,以尊德性、明本心為基本概念,故時稱「心學」。後經明儒王陽明發揚光大,而盛行於世。

© 漢典

心学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心學

  • 心學作爲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啓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陳獻章開啓先河,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爲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陳獻章之後,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學的兩個代表人物。湛若水在繼承陳獻章學說的基礎上,提出其心學宗旨“隨處體認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陽明)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其中陽明心學最著名者六人,據黃宗羲《明儒學案》載:“南中之名王氏學者,陽明在時,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其著也。”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新学
      2. 心血
      3. 新雪
      4. 新学
      5. 新痊
      6. 新士
      7. 新雪
      8. 辛冽
      9. 新郎官
      10. 新夷
      11. 通穴
      12. 乜乜踅踅
      13. 气穴
      14. 云穴
      15. 虎穴
      16. 犂庭扫穴
    相關詞語
      1. 心不在焉
      2. 心肥大
      3. 心寒胆落
      4. 心战
      5. 心烦意乱
      6. 心术不正
      7. 黄心
      8. 散心
      9. 圆心
      10. 坐上琴心
      11. 切切在心
      12. 出心
      13. 学问思辨
      14. 学门
      15. 学阀
      16. 学务
      17. 学说
      18. 学霸
      19. 达学
      20. 逞学
      21. 动物心理学
      22. 东京大学
      23. 子学
      24. 革命文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