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ú

jù

ㄑㄩˊ

ㄐㄩˋ

部首 彳

部外 18

總筆畫 21

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FC2

左右结构

3322511125111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hhy

hobug

oiln

26215

拼音 qú jù

注音 ㄑㄩˊ ㄐㄩˋ

部首 彳 部外 18總筆劃 21

統一碼 5FC2筆順 332251112511132411121

忂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忂

qú ㄑㄩˊ

     ◎ 古同“躣”,行走的樣子。

其它字義


● 忂

jù ㄐㄩˋ

     ◎ 行走。

© 漢典
【寅集下】【彳】 忂·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8

忂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忂·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8

【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𠀤音瞿。行貌。

又【集韻】俱遇切,音句。【玉篇】行也。 【集韻】一作躣。

© 漢典
【卷二】【彳】

忂 《说文解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行皃。从彳瞿聲。其俱切

『說文解字注』

(忂)行皃。此與足部躣音義同。走部又有𧾱。从彳。瞿聲。其俱切。五部。

© 漢典

忂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tɕy˥˧

粤语 keoi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忂」 說文‧彳部「忂」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躣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鴝(qu2)
    2. 璩(qu2)
    3. 螶(qu2)
    4. 鸜(qu2)
    5. 蘧(qu2)
    6. 䟊(qu2)
    7. 衐(qu2)
    8. 欋(qu2)
    9. 軥(qu2)
    10. 㽛(qu2)
    11. 䞤(qu2)
    12. 灈(qu2)
    13. 躆(ju4)
    14. 遽(ju4)
    15. 怇(ju4)
    16. 犋(ju4)
    17. 䈮(ju4)
    18. 勮(ju4)
    19. 邭(ju4)
    20. 袓(ju4)
    21. 䵕(ju4)
    22. 䣰(ju4)
    23. 惧(ju4)
    24. 炬(ju4)
同部首
    1. 徂
    2. 徘
    3. 彺
    4. 徛
    5. 徜
    6. 徶
    7. 従
    8. 徉
    9. 㣥
    10. 徝
    11. 徫
    12. 徠
同筆畫
    1. 𠓔
    2. 欃
    3. 醻
    4. 飜
    5. 齦
    6. 孇
    7. 鑓
    8. 讁
    9. 㩳
    10. 躊
    11. 䮲
    12. 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