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徽劇

拼音 huī jù

注音 ㄏㄨㄟ ㄐㄩˋ

徽劇 詞語解釋

解釋

◎ 徽劇 huījù

[Anhui Opera] 安徽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該省和江蘇、浙江、江西等地區。舊稱“徽調”

-----------------
國語辭典
徽劇huī jùㄏㄨㄟ ㄐㄩˋ
  1. 一種流行於安徽、江蘇等省的地方戲曲。相傳係徽州腔和青陽腔於明末清初與亂彈、吹腔交流融合而成,其中亦受崑腔的影響。主要腔調為吹腔、高拔子和二黃。清初流傳很廣,對南方許多劇種皆有深遠的影響。也稱為「徽調」。

英語 Anhui opera

© 漢典

徽劇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徽劇

  • 徽劇,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徽劇原名“徽調”、“二黃調”,淵源於明代,1949年後定名徽劇。
  • 徽劇傳統劇目有1404個,保存檔案有753個。其內容從列國紛爭、宮遷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間生活故事。徽劇的音樂、唱腔優美、完整。主要分青陽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共九類。而以吹腔、撥子、皮簧爲主要聲腔。吹腔輕柔委婉,撥子高亢激昂,皮簧則比較通俗流暢,徽劇的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文戲以載歌載舞、委婉細膩其特點,武戲以粗獷、熾熱、功夫精深、善於高臺跌撲而震驚觀衆。生活小戲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風趣、詼諧和語言吸引着觀衆。舞臺畫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 2006年5月20日,徽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匯聚
      2. 恚懼
      3. 悔懼
      4. 惠局
      5. 槥具
      6. 彙聚
      7. 恢濟
      8. 灰心短氣
      9. 灰除
      10. 揮手
      11. 灰粉
      12. 隳突叫號
      13. 濬距
      14. 鴻鉅
      15. 臥具
      16. 恥懼
      17. 簨虡
      18. 黄絹句
    相關詞語
      1. 徽網
      2. 徽聲
      3. 徽烈
      4. 徽音
      5. 徽顯
      6. 徽金
      7. 音徽
      8. 前徽
      9. 淑教流徽
      10. 航徽
      11. 流徽
      12. 黨徽
      13. 劇難
      14. 劇通科
      15. 劇人
      16. 劇月
      17. 劇敵
      18. 劇談
      19. 嘲劇
      20. 通俗劇
      21. 慘劇
      22. 寇劇
      23. 賀歲劇
      24. 治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