徼 基本解釋
● 徼
- 巡視,巡邏。《荀子•富國》:「其候徼支繚。」
- 邊界,邊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南至牂柯為徼。」
- 指邊境險要處的堡壘亭障。《史記•諒布列傳》:「深溝壁壘,分卒守徼乘塞。」
- 終極;歸終。《老子》第一章:「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 激發;激勵。《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今王誠發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寶以説其心,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也。」
- 小路;小道。《漢書•叙傳上》:「據徼乘邪,以求一日之富貴。」
● 徼
- 〔徼幸〕也作「僥幸」。由於偶然的原因獲得成功或免去災禍。《禮記•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 通「繳」。糾纏,徼繞不明。《史記•龜策列傳》:「黄昏龜之徼也,不可以卜。」
● 徼
- 竊取;抄襲。《論語•陽貨》:「惡徼以為智者。」
● 徼
- 同「邀」。①求取;謀求。《左傳•文公十二年》:「寡君願徼福於周公、魯公以事君。」 ②招致。《荀子•儒效》:「小人則日徼其所惡。」 ③阻擋;攔截。《孫臏兵法•陳忌問壘》:"短兵次之者,所以難其歸而徼其衰也。」
英語 frontier, border; inspect, patrol
德語 Grenzlinie, Grenze (S)
法語 frontière,parcourir
徼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徼 jiāo
動
(1) 竊取,抄襲 [steal]
徼,抄也。——《廣韻》
惡徼以爲知者。——《論語》。孔注:「抄也。」
(2) 揭發 [expose]。
如:徼駮(謂揭發、批駁);徼訐(揭人隱私)
(3) 另見 jiǎo;jiào;yāo
基本詞義
動
(1) 通「僥」。貪求不止 [be greedy for]
寡君願徼福於周公魯公。——《左傳·文公十二年》
患其徼一時之權。——《史記·匈奴列傳》
又如:徼伺(窺視希冀);徼冀(希求);徼覬(非分希冀);徼進(猶僥進。非分求進)
(2) 通「繳」。糾纏,徼繞不明 [be in a tangle]。
如:徼繞(纏繞;錯綜)
(3) 另見 jiāo;jiào;yāo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動
(1) 巡查 [go on a tour of inspection]
幾爲巡徼所陵迫死。——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徼循(巡查);徼道(巡邏警戒的道路);徼候(巡察守候);徼捕(巡捕)
(2) 激發,激勵 [arouse]
今王誠發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寶以說其心,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也。——《史記》
詞性變化
名
(1) 邊界,邊境 [boundary;border]
復尋金沙江,極於犛徼外。—— 錢謙益《徐霞客傳》
又如:徼人(邊民);繳外(邊界外;國外);徼亭(邊境哨所);徼塞(邊塞);徼障(邊境;邊塞)
(2) 另見 jiāo;jiǎo;yāo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 徼 yāo
動
(1) 通「邀」
(2) 招致 [incur]
弗使血食,吾欲與之徼天之衷。——《國語》
又如:徼怨(招怨);徼禍(招致禍害);徼亂(謂招致禍亂)
(3) 求取 [seek for]
乃義士且以徼其名,貪夫且以求其賞爾。——漢· 王符《潛夫論》
又如:徼天(求天賜福。猶言天佑);徼名(謀求名聲);徼功(猶求功);徼求;徼利(謀利,求利)
(4) 遮攔,截擊 [intercept]。
如:徼劫(攔截);徼極(謂伺其疲睏而攔截)
(5) 另見 jiāo;jiǎo;jiào
徼 國語辭典
-
巡察。如:「徼循」。《荀子·富國》:「其候徼支繚,其竟關之政盡察。」《文選·陸倕·新刻漏銘序》:「揆景測辰,徼宮戒井。」
-
邊界、邊塞。《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南至牂柯為徼。」
-
小路。《漢書·卷一○○·敘傳上》:「據徼乘邪,以求一日之富貴。」唐·李賀〈春歸昌谷〉詩:「花蔓閡行輈,縠煙暝深徼。」
-
參見「徼幸 」條。
-
抄襲、竊取。《論語·陽貨》:「惡徼以為智者,惡不孫以為勇者。」
-
要求。《左傳·文公十二年》:「寡君願徼福於周公、魯公以事君。」《漢書·卷六四 ·嚴安傳》:「侈而無節,則不可贍,民離本而徼末矣。」
-
招致。《左傳·昭公三年》:「余不能治余縣,又焉用州?其以徼禍也。」《荀子·儒效 》:「小人則日徼其所惡。」
-
攔阻、攔截。《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然後囿騶虞之珍群,徼麋鹿之怪獸。」
【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𠀤音叫。【說文】循也。【前漢·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註】師古曰:徼,遮繞也。
又【韻會】邏卒曰游徼。【後漢·臧宮傳】少爲縣亭長游徼。【註】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姦盜也。
又【玉篇】邊徼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南至䍧牱爲徼。【註】徼,塞也。以木柵水,爲蠻夷界。
又【廣韻】小道也。【班固·西都賦】徼道綺錯。
又【韻會】一曰徼妙。【老子·道德經】常有欲以觀其徼。
又【唐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𠀤叫平聲。【玉篇】要也,求也。【左傳·昭三年】徼福於太公。【註】徼,要也。【禮·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疏】徼求榮幸也。
又【廣韻】抄也。【論語】惡徼以爲知者。【註】徼,抄也。抄人之意,以爲已有。
又【集韻】伊消切,音邀。遮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徼𧮬受詘。【註】司馬彪云:徼,遮也。𧮬,倦也,謂遮其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