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ì

tǐ

ㄕˋ

ㄊㄧˇ

部首 彳

部外 9

總筆畫 12

恃 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FA5

左右结构

3322511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jgh

hoamo

oiai

26281

拼音 shì tǐ

注音 ㄕˋ ㄊㄧˇ

部首 彳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5FA5筆順 332251112134

徥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徥

shì ㄕˋ

  1. 苗條的樣子。
  2. 行走的樣子。
  3. 古同“是”,準則。
  4. 古同“恃”,依仗。

其它字義


● 徥

tǐ ㄊㄧˇ

     ◎ 停止。

© 漢典

徥 國語辭典

徥ㄕˋshì
形
  1. 走路的樣子。《廣韻·上聲·紙韻》:「徥,行貌。」

© 漢典
【寅集下】【彳】 徥·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徥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徥·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唐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𠀤音匙。【說文】徥徥,行貌。

又【廣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𠀤匙上聲。【廣韻】行貌。朝鮮語也。

又【集韻】徒駭切,音䈆。義同。

又【廣韻】池爾切【集韻】丈尒切,𠀤音豸。【集韻】行衙衙謂之徥。

又【集韻】度皆切,音𦻀。徍徥,行貌。

又【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貌,或曰徥。【註】言徥偕也。【釋文】徥,度皆反。

© 漢典
【卷二】【彳】

徥 《说文解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徥徥,行皃。从彳是聲。《爾雅》曰:“徥,則也。”是支切

『說文解字注』

(徥)徥徥行皃也。方言。徥用行也。郭曰。徥皆行皃。度揩反。集韵曰。徍徥、行皃。於佳度皆二切。从彳。是聲。是支切。十六部。爾雅曰。徥則也。今本釋言作是則也。葢古爾雅假徥爲是也。此偁爾雅說叚借。

© 漢典

徥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ʅ˥˧; tʰ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徥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徥」 說文‧彳部「徥」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恃
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鈰(shi4)
    2. 澤(shi4)
    3. 泽(shi4)
    4. 澨(shi4)
    5. 襫(shi4)
    6. 崻(shi4)
    7. 筮(shi4)
    8. 䭄(shi4)
    9. 㔺(shi4)
    10. 轼(shi4)
    11. 嗜(shi4)
    12. 釋(shi4)
    13. 醍(ti3)
    14. 体(ti3)
    15. 䪆(ti3)
    16. 挮(ti3)
    17. 體(ti3)
    18. 䶏(ti3)
    19. 䌡(ti3)
    20. 骵(ti3)
    21. 躰(ti3)
    22. 䣽(ti3)
    23. 軆(ti3)
同部首
    1. 徤
    2. 徬
    3. 徖
    4. 㣕
    5. 㣔
    6. 徲
    7. 徆
    8. 㣖
    9. 㣫
    10. 復
    11. 德
    12. 鿉
同筆畫
    1. 椣
    2. 㗇
    3. 煮
    4. 媂
    5. 揯
    6. 靯
    7. 鈀
    8. 䛈
    9. 棊
    10. 媯
    11. 䣲
    12. 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