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ìng

ㄐㄧㄥˋ

部首 彳

部外 7

總筆畫 10

簡體 径

俓 径 逕 𢔉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F91

左右结构

3321555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gva

homvm

oihb

21212

拼音 jìng

注音 ㄐㄧㄥˋ

部首 彳 部外 7總筆劃 10

統一碼 5F91筆順 3321555121

通

徑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徑

jìng ㄐㄧㄥˋ

     ◎ 見“徑”。

英語 narrow path; diameter; direct

德語 Trasse, Laufweg (S, Sport)​,Durchmesser

法語 directement,tout droit,sentier,piste,diamètre,méridien

© 漢典

徑 國語辭典

徑ㄐㄧㄥˋjìng
名
  1. 小路,或泛指道路。如:「幽徑」、「羊腸小徑」。《楚辭·宋玉·招魂》:「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唐·杜甫〈客至〉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2. 比喻達到目的的方法或過程。如:「捷徑」、「門徑」、「途徑」。

  3. 通過圓心,以圓周為界的直線。如:「直徑」、「半徑」、「零點三八口徑手槍」。

  4. 長度。宋·蘇軾〈竹枝歌〉:「海濱長鯨徑千尺,食人為糧安可入。」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六下·滇遊日記五》:「東西抵山,共徑十五里。」

動
  1. 行走。《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二五:「日月徑千里,素風發微霜。」

副
  1. 直接。如:「徑行辦理」、「言畢徑去」。通「逕」。

  2. 竟然。《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通「竟」。

© 漢典
【寅集下】【彳】 徑·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徑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徑·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集韻】古定切【韻會】【正韻】吉定切,𠀤音徑。【說文】步道也。【徐鍇曰】道不容車,故曰步道。【玉篇】小路也。【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徑路。【疏】徯徑,細小狹路。【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註】徑容牛馬。【疏】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禮·月令】審端徑術。【三輔決錄】蔣詡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游。

又【廣雅】徑,袤也。【禮·曲禮】送喪不由徑。【註】徑,邪路也。

又疾也,直也。【史記·大宛傳】張騫曰:今使大夏,從羌中險,從蜀宜徑。【註】如淳曰:徑,疾也。【唐書·盧藏用傳】仕宦之捷徑。

又直波也。【爾雅·釋水】直波爲徑。【註】言徑涏。

又【集韻】徑,直也。【禮·檀弓】有直情而徑行者。

又猶行也。【左傳·僖二十五年】晉趙衰以壺飱從徑,餒而弗食。

又【集韻】堅靈切,音經。行過也。【史記·高祖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又【韻會】通作俓。【史記·司馬相如傳】俓峻赴險。

又與竟通。【史記·淳于髡傳】不過一斗,徑醉矣。

© 漢典
【卷二】【彳】

徑 《说文解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步道也。从彳巠聲。居正切〖注〗徐鍇曰:“道不容車,故曰步道。”

『說文解字注』

(徑)步道也。周禮。夫閒有遂。遂上有徑。鄭曰。徑容牛馬。畛容大車。涂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此云步道、謂人及牛馬可步行而不容車也。从彳。巠聲。居正切。十一部。按辵部道、足部路皆廁部末。此廁部首。不同者、錯見之意。

© 漢典

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ŋ˥˧ 唐代读音 *gèng日语读音 KOMICHI CHIKAMICHI MICHI韩语罗马 KYENG现代韩语 경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ang5 [宝安腔] gang5 gin5 [梅县腔] gang5 [沙头角腔] gang5 [客语拼音字汇] gang4 gin4 [台湾四县腔] gang5 gin5 [海陆腔] gang5 gin5 [东莞腔] gang5粤语 ging3

近代音 見母 庚青韻 去聲 敬小空;中古音 見母 徑韻 去聲 徑小韻 古定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青部 ;王力系统:見母 耕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徑」 說文‧彳部「徑」「径」 「徑」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俓
径
逕
𢔉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瀞(jing4)
    2. 梷(jing4)
    3. 憼(jing4)
    4. 䡖(jing4)
    5. 径(jing4)
    6. 鵛(jing4)
    7. 逕(jing4)
    8. 浄(jing4)
    9. 劲(jing4)
    10. 竫(jing4)
    11. 弳(jing4)
    12. 㹵(jing4)
同部首
    1. 㣞
    2. 徢
    3. 㣦
    4. 㣗
    5. 㣚
    6. 㣱
    7. 徇
    8. 徦
    9. 㣵
    10. 徭
    11. 很
    12. 德
同筆畫
    1. 郴
    2. 𠉫
    3. 䊼
    4. 䓐
    5. 赶
    6. 䉻
    7. 胷
    8. 桙
    9. 倜
    10. 紗
    11. 桄
    12. 眕
小學古詩詞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 《江雪》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唐·杜牧 《山行》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唐·杜甫 《春夜喜雨》
初中古詩詞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晏殊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明·魏学洢 《核舟记》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