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彭家珍

拼音 péng jiā zhēn

注音 ㄆㄥˊ ㄐㄧㄚ ㄓㄣ

彭家珍 詞語解釋

解釋
(1888-1912)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金堂人。參加新軍,曾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武昌起義後加入同盟會,任京津同盟會軍事部長。1912年1月在北京炸斃宗社黨首領良弼,自己亦重傷犧牲。
© 漢典

彭家珍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彭家珍

  • 彭家珍(1888—1912),字席儒,四川金堂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青年時期即受文天祥、黃宗羲等人的思想影響,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觀念。1906年畢業於四川武備學堂,後赴日本考察學習軍事,在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接受孫中山先生倡導的民主革命。1911年赴北京,任京津同盟會暗殺機關部部長。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滿清政府以愛新覺羅·良弼爲首的滿清皇室貴胄不甘心失敗,組織宗社黨,負隅頑抗,誓與人民爲敵,並揚言“要重整兵馬和南方革命黨決一死戰”。彭家珍見良弼如此倒行逆施,義憤填膺,怒不可遏。爲了掃除革命阻礙,彭家珍決定行“五步流血”之舉,捨身前往暗殺良弼。行刺之前,彭家珍寫下絕命書:“共和成,雖死亦榮。共和不成,雖生亦辱。與其生受辱,不如死得榮。”這是彭家珍留下的生命絕唱。1912年1月26日深夜,彭家珍暗藏炸彈,在北京西四北紅羅廠良弼府門前,將良弼炸死。爆炸中,彭家珍不幸被一塊彈片飛傷後腦,壯烈犧牲。
  • 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在暗殺行動十多天後,滿清政府被迫下詔宣佈退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從此終結。孫中山大總統稱讚彭家珍:“誅除大憝以收統一速效之功”,併爲彭家珍題詞“我老彭收功彈丸”,追贈彭家珍爲陸軍大將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簽發給彭家珍家屬《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表彰彭家珍“豐功偉績,永垂不朽”。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澎胀
      2. 朋頭
      3. 朋家
      4. 篷帆
      5. 鬅首
      6. 鹏迹
      7. 帶草連真
      8. 鈿針
      9. 官不容针
      10. 孤斟
      11. 松楨
      12. 憨眞
    相關詞語
      1. 彭醇士
      2. 彭孫遹
      3. 彭巴草原
      4. 彭紹升
      5. 彭鏗
      6. 彭勃
      7. 包遵彭
      8. 韓彭
      9. 老彭
      10. 容彭
      11. 韩彭
      12. 涓彭
      13. 珍瓌
      14. 珍宝
      15. 珍翰
      16. 珍慶
      17. 珍瑰
      18. 珍秘
      19. 八珍
      20. 如獲至珍
      21. 妙珍
      22. 掌上珍
      23. 駿珍
      24. 珠翠之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