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í

ㄧˊ

部首 彐

部外 15

總筆畫 18

彞 彛 彜 𢁔 𢇏 𢍵 𢑱 𢑲 𢑴 𦄳 𦆩 𦇚 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F5D

上中下結構

55143123455423413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goa|xoxa

vmfft

zmze

27449

拼音 yí

注音 ㄧˊ

部首 彐 部外 15總筆劃 18

基本區 5F5D筆順 551431234554234132

通 標

彝 基本解釋

● 彝

yí ㄧˊ


  1.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器。~鼎。~尊。
  2. 常理,法理:~訓(指長輩對後輩的日常訓誨)。~倫。~常。~章。
  3.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於四川省、雲南省和貴州省:~族。~人。

英語 yi; tripod, wine vessel; rule

【漢典】

彝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彝

彜 yí

〈名〉

(1) (形聲。從糸( mì),廾( gǒng)持米,彑( jì)聲。爲雙手捧絲、米奉獻神靈。據甲骨文,象雙手捧雞奉獻之意。本義:古代祭祀時常用的禮器的總稱)

(2) 同本義 [sacrificial vessels]

官司彝器。——《左傳》

又如:彝俎(泛指禮器);彝鼎(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禮器);彝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彝簋(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禮器)

(3) 常規 [cardinal principle]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大雅》

(4) 彝族,中國少數民族 [the Yi nationality]

詞性變化

◎ 彝 yí

〈形〉

(1) 常 [ordinary]。

如:彝序(亦作「彝敘」。常道);彝典(常典);彝制(常制);彝命(常命。指祖宗遺訓);彝法(常法,定法);彝軌(常軌);彝章(常典;舊典);彝教(常教);彝理(常理;正道)

(2) 不變的,固定的 [permanent]。

如:彝監(永恆不變之龜監);彝議(不變之論);彝準(固定的制度);彝教(永久不變的教化);彝言(指永久傳世之言);彝化(永久的教化)

(3) 經常 [day-go-day]

皇極之敷言,足彝是訓。——《書·洪範》

又如:彝化(經常的教化);彝則(經常的制度,準則);彝酒(謂經常飲酒)

常用詞組


彝劇彝族
【漢典】

彝 國語辭典

彝ㄧˊyí
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或宗廟常用的祭器。《爾雅·釋器》:「彝、卣、罍,器也。」晉·郭璞·注:「皆盛酒尊,彝其總名。」《宋書·卷四二·劉穆之傳》:「功銘鼎彝,義彰典策。」

  2. 常道、常法。《詩經·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3.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多分布在大陸地區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漢典】
【寅集下】【彐】 彝·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5

彝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彐】 彝·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5

〔古文〕𦇚𢇏𧤋【唐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𠀤音姨。【說文】宗廟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升,持米器,中實也。彑聲。【左傳·襄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彝器。【註】謂鍾鼎爲宗廟之常器。

又【廣韻】酒尊也。【爾雅·釋器】彝卣罍,器也。【註】皆盛酒尊,彝其總名。【周禮·春官·小宗伯之職】辨六彝之名物,以待祼將。【註】六彝,雞彝,鳥彝,黃彝,虎彝,蜼彝,斝彝。

又【廣韻】法也。【周禮·春官】司尊彝。【註】彝,灋也。言爲尊之灋也。

又【爾雅·釋詁】常也。【書·洪範】彝倫攸敘。【詩·大雅】民之秉彝。 【玉篇】一作𢍵。

 

【漢典】
【卷十三】【糸】

彝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宗廟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廾持米,器中寶也。彑聲。此與爵相似。《周禮》:“六彝:雞彝、鳥彝、黃彝、虎彝、蟲彝、斝彝。以待祼將之禮。” 𦇚、𢇏,皆古文彝。以脂切〖注〗𧤋,亦古文彝。

《說文解字注》

(彝)宗廟常器也。彝本常器,故引申爲彝常。大雅:民之秉彝。傳曰:彝,常也。从糸。糸,綦也。綦,許書所無。當作幂。周禮幎人:以疏布巾幎八尊,以畫布巾幎六彝。彝尊必以布覆之,故从糸也。廾,持之。之字今補。廾,竦手也。尊下亦曰卝以奉之。米,器中實也。酒者米之所成。故从米。从彑,象形。各本作彑聲,非也。今依韵會正。彑者,豕之頭。銳而上見也。爵从鬯又而象雀之形,彝从糸米卄而象畫鳥獸之形,其意一也。故云與爵相似。此與𩰨相佀。相似猶同意也。以脂切。十五部。周禮六彝:雞彝、鳥彝、黃彝、虎彝、蜼彝、斝彝。㠯待祼將之禮。見春官司尊彝職。


(𦇚)(662b-02)


(𢇏)皆古文彝。

【漢典】

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唐代读音 i日语读音 TSUNE韩语罗马 I现代韩语 이

客家话 [梅县腔] j2 [宝安腔] ji2粤语 ji4潮州话 i5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灰部 ;王力系统:餘母 脂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彝」 鄴3下.45.5合36390「彝」 堇臨作父乙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312「彝」 說文古文「彝」
「彝」 前5.1.3合36512「彝」 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彝」 說文古文
「彝」 掇2.158合14294「彝」 蔡侯盤春秋晚期集成10171「彝」 說文‧糸部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彞
彛
彜
𢁔
𢇏
𢍵
𢑱
𢑲
𢑴
𦄳
𦆩
𦇚
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嶷(yi2)
    2. 䖊(yi2)
    3. 胰(yi2)
    4. 乁(yi2)
    5. 跠(yi2)
    6. 䣡(yi2)
    7. 峓(yi2)
    8. 䱌(yi2)
    9. 箷(yi2)
    10. 移(yi2)
    11. 釶(yi2)
    12. 贻(yi2)
同部首
    1. 彜
    2. 彔
    3. 彑
    4. 彘
    5. 彙
    6. 彖
同筆畫
    1. 檶
    2. 櫚
    3. 𠖣
    4. 䃫
    5. 𠐱
    6. 㬥
    7. 鵗
    8. 䮗
    9. 瀦
    10. 䃯
    11. 躀
    12. 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