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ì

ㄅㄧˋ

部首 弓

部外 11

總筆畫 14

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F43

左右结构

5152511122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jaf|xjag

nwtj

yzeb

16254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弓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5F43筆順 5152511122112

彃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彃

bì ㄅㄧˋ

  1. 射:“羿焉~日?”
  2. 弦。
© 漢典

彃 國語辭典

彃ㄅㄧˋbì
動
  1. 射。《說文解字·弓部》:「彃,射也。」清·段玉裁·注:「彃,射者,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楚辭·屈原·天問》:「羿焉彃日,烏焉解羽。」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康回傾地,夷羿彃日。」

名
  1. 弦。《集韻·入聲·質韻》:「彃,一曰:『弦』也。」

© 漢典
【寅集下】【弓】 彃·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彃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 彃·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唐韻】畢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𠀤音畢。【說文】射也。【楚辭·天問】羿焉彃日。

又【類篇】一曰弦也。

© 漢典
【卷十二】【弓】

彃 《说文解字》

【卷十二】【弓】
『說文解字』

䠶也。从弓畢聲。《楚詞》曰:“𢏗焉彃日。”卑吉切

『說文解字注』

(彃)䠶也。䠶者、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亦謂之彃。从弓。畢聲。卑吉切。十二部。楚辭曰。夫𢏗焉彃曰也。屈原賦天問篇文。今本無夫也二字。𢏗作羿。郭氏山海經傳云。莊周云。昔者十日竝出。艸木焦枯。淮南子云。堯乃令羿射十日。中其九。日中烏盡死。又引離騷羿焉畢日。烏焉落羽。又引歸藏鄭母經昔者羿善射。畢十日。果畢之。按畢卽彃字。

© 漢典

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 日语读音 IRU YUMIZURU

粤语 bat1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質韻 入聲 必小韻 卑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屑部 ;王力系统:幫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彃」 說文‧弓部「彃」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畢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䁹(bi4)
    2. 睥(bi4)
    3. 粊(bi4)
    4. 壁(bi4)
    5. 鏎(bi4)
    6. 庇(bi4)
    7. 奰(bi4)
    8. 腷(bi4)
    9. 裨(bi4)
    10. 拂(bi4)
    11. 皕(bi4)
    12. 畀(bi4)
同部首
    1. 弽
    2. 㣁
    3. 㢯
    4. 㢨
    5. 㢷
    6. 㢲
    7. 弣
    8. 彎
    9. 彄
    10. 㢰
    11. 㣆
    12. 弡
同筆畫
    1. 暕
    2. 䣘
    3. 源
    4. 𠌶
    5. 酧
    6. 歁
    7. 稐
    8. 㴺
    9. 䐖
    10. 嗋
    11. 翝
    12. 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