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弥勒佛

拼音 mí lè fó

注音 ㄇㄧˊ ㄌㄜˋ ㄈㄛˊ

弥勒佛 詞語解釋

解釋
佛教大乘菩薩。《彌勒下生經》說他將從兜率天下凡,在龍華樹下繼承釋迦牟尼而成佛。中國寺廟裏供奉的彌勒佛像,袒胸露肚,圓臉長耳,笑口常開。這個形象來源於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契此,傳說他是彌勒的化身。
© 漢典

弥勒佛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彌勒佛 (佛教菩薩)

  • 彌勒佛(即 彌勒菩薩,也叫 彌勒菩薩摩訶薩)(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爲慈氏,音譯爲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爲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爲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爲“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被唯識學派奉爲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裏,常見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爲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爲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 注:大肚彌勒佛(以布袋和尚爲原型)、天冠彌勒菩薩(古印度彌勒佛形象)、布袋羅漢並非同一形象。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迷离惝恍
      2. 麋臡
      3. 迷雾
      4. 靡弊
      5. 迷幻
      6. 迷戏
      7. 坲坲
    相關詞語
      1. 弥士
      2. 弥度
      3. 弥纶
      4. 弥茫
      5. 弥月
      6. 弥罗
      7. 封弥
      8. 沙弥
      9. 浩弥
      10. 须弥
      11. 霏弥
      12. 漭弥
      13. 佛兰西
      14. 佛罗安国
      15. 佛山市
      16. 佛谛
      17. 佛偈
      18. 佛会
      19. 睡佛
      20. 大雄佛
      21. 老佛
      22. 稱名念佛
      23. 请佛
      24. 七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