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óng

ㄏㄨㄥˊ

部首 弓

部外 2

總筆畫 5

𢎞 𣧀 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F18

左右結構

51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cy

ni

yzzs

12230

拼音 hóng

注音 ㄏㄨㄥˊ

部首 弓 部外 2總筆劃 5

基本區 5F18筆順 51554

通 標

弘 基本解釋

● 弘

hóng ㄏㄨㄥˊ


  1. 大(現多用「宏」):~願。~圖。~業。~謀。恢~(①寬闊、廣大,如「氣度~~」;②發揚,如「~~士氣」。亦作「恢宏」)。
  2. 擴充,光大:~揚。
  3. 姓。

英語 enlarge, expand; liberal, great

德語 erweitern, verbreiten, popularisieren (V)​,groß, großartig, prächtig (Adj)​,Hong (Eig, Fam)

法語 grand,libéral

【漢典】

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弘 hóng

名

(1) (形聲。從弓。厶( gōng)聲。本義:弓聲)

(2) 同本義 [sound of bow]

弘,弓聲也。——《說文》

(3) 姓。

如:弘仁(1610—1664),清初畫家。本姓「江」,名「韜」,安徽人。工畫山水;弘法(774—835),日本留學唐朝的僧侶。日本佛教真言宗之開宗祖師

詞性變化


◎ 弘 hóng

形

(1) 假借爲「宏」。大的(現多作宏) [great]

弘,大也。——《爾雅》

弘璧。——《書·顧命》

喪亂弘多。——《詩·小雅·節南山》

式雖小子,而式弘大。——《詩·大雅·民勞》

誠取善之弘大。——清· 劉開《問說》

又如:弘功(大功);弘慈(大慈大悲);弘績(偉大的功績);弘長(遠大;擴大;昌盛)

(2) 廣,廣大 [vast]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又如:弘休(廣大的福澤);弘浹(廣大普遍);弘致(廣泛招來,極力延攬;大致的意思;大旨);弘深(廣大淵深)

(5) 寬宏 [broad-minded;magnanimous]。

如:弘方(寬宏方正);弘和(寬宏和善);弘宥(寬宏);弘通(寬宏通大);弘量(寬宏的度量)

◎ 弘 hóng

動

(1) 擴大;推廣;光大 [carry forward;glorify]

弘,大之也。——《字彙》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

又如:弘化(推廣教化);弘長(光大發揚);弘道(弘揚大道)

(2) 寬容 [forgive]。

如:弘厚(寬大忠厚);弘宥(寬恕);弘恕(寬容)

常用詞組


弘大弘論弘揚弘願弘毅弘旨
【漢典】

弘 國語辭典

弘ㄏㄨㄥˊhóng
形
  1. 廣大。如:「弘願」。《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多寫幾個弘誓願,鬼門關上若相逢。」

動
  1. 擴大、發揚。晉·陸機〈贈弟士龍詩〉:「非德莫懃,非道莫弘。」《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故道德之旨未弘,而鍥薄之風先搖。」

名
  1. 姓。如漢代有弘恭。

【漢典】
【寅集下】【弓】 弘·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2

弘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 弘·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2

【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肱切,或平聲。【說文】弓聲也。

又【爾雅·釋詁】大也。【疏】弘者,含容之大也。【易·坤彖】含弘光大。

又【正韻】大之也。【論語】人能弘道。

又叶胡公切,音洪。【陸機·贈弟雲詩】懷襲瑰瑋,璠植淸風。非德莫動,非道莫弘。

又叶胡光切,音皇。【陸雲·陸常侍誄】於穆皇源,時惟誕弘。權輿有嬀,爰帝曁王。

【漢典】
【卷十二】【弓】

弘 《說文解字》

【卷十二】【弓】
《說文解字》

弓聲也。从弓厶聲。厶,古文肱字。胡肱切

《說文解字注》

(弘)弓聲也。集韵曰:弸㢬,𢎟聲也。或作彋。按㢬彋皆卽此篆也。甘泉賦曰:帷弸彋其拂汨兮。蘇林云。弸音石墮井弸爾之弸。彋音宏。李善曰:弸彋,風吹帷帳之聲也。是則弓聲之義引申爲他聲。經傳多叚此篆爲宏大字,宏者屋深。故爾雅曰:宏,大也。从弓厶聲。厶古文厷字。見又部。胡肱切。六部。

【漢典】

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ŋ˧˥ 唐代读音 huəng日语读音 HIROI HIROMERU韩语罗马 HONG现代韩语 홍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en2 [东莞腔] hiong2 [梅县腔] fen2 [宝安腔] fen2 [客语拼音字汇] fen2 [海陆腔] fen2 [台湾四县腔] fen2粤语 wang4

近代音 曉母 東鍾韻 平聲陽 紅小空;曉母 庚青韻 平聲陽 橫小空;中古音 匣母 登韻 平聲 弘小韻 胡肱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登部 ;王力系统:匣母 蒸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弘」 乙828合667「弘」 𥁰弘卣西周早期集成5257「」 曾7「弘」 說文‧弓部「弘」
「弘」 乙3168合667「弘」 亳作父乙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316
「弘」 前6.67.6合3441「弘」 弓口作彝鬲西周早期集成488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𢎞
𣧀
𪪺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紭(hong2)
    2. 䡏(hong2)
    3. 泓(hong2)
    4. 㗢(hong2)
    5. 沗(hong2)
    6. 閎(hong2)
    7. 䫹(hong2)
    8. 汯(hong2)
    9. 篊(hong2)
    10. 粠(hong2)
    11. 谼(hong2)
    12. 㖓(hong2)
同部首
    1. 彈
    2. 彃
    3. 彆
    4. 㢽
    5. 㢫
    6. 強
    7. 彍
    8. 弚
    9. 弬
    10. 弝
    11. 㣆
    12. 㢮
同筆畫
    1. 孕
    2. 𠕅
    3. 𠕶
    4. 轧
    5. 𠀒
    6. 示
    7. 卟
    8. 歺
    9. 氻
    10. 汃
    11. 𠘱
    12. 生
初中古詩詞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