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异口同声

拼音 yì kǒu tóng shēng

注音 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异口同声 詞語解釋

解釋

◎ 異口同聲 yìkǒu-tóngshēng

[bellow in one voice;join in unison;all in a breath] 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形容意見一致.亦作"異口同音”

-----------------
國語辭典
異口同聲yì kǒu tóng shēng ㄧ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1. 大家都說同樣的話。形容眾口一辭、意見相同。《抱朴子.內篇.道意》:「本無至心,而諫佈者,異口同聲,於是疑惑,竟於莫敢。」《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侯爺見異口同聲,認以為實,連忙起籤,差原捕楊洪等,押著兩名強盜作眼,同去擒拿張權起贓連解。」也作「異口同辭」、「異口同音」。近眾口一詞反莫衷一是

© 漢典

异口同声 成語解釋

異口同聲

【解釋】不同的嘴說出相同的話。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出處】《宋書·庾炳之傳》:“伏復深思,只有愚滯,今之事蹟,異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數耳。”

【示例】衆人~地叫着:“罰!罰!” ◎巴金《家》十三

【近義詞】有口皆碑、不約而同、衆口一詞

【反義詞】衆說紛紜、大相徑庭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 漢典

异口同声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異口同聲 (成語)

  • 異口同聲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ì kǒu tóng shēng,意思是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形容意見一致。亦作"異口同音”。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一口同声
      2. 义烈
      3. 议决
      4. 邑斗
      5. 役调
      6. 一年三节
      7. 义法
      8. 五峰先生
      9. 敢死轻生
      10. 普济羣生
      11. 伊川先生
      12. 庶生
      13. 野生
    相關詞語
      1. 异境
      2. 异性
      3. 异读
      4. 异用
      5. 异彩
      6. 异质
      7. 嗟异
      8. 旌异
      9. 高异
      10. 迈异
      11. 立异
      12. 襃异
      13. 声教
      14. 声色俱厉
      15. 声名
      16. 声名赫奕
      17. 声伎
      18. 声闻乘
      19. 义声
      20. 慕声
      21. 闲声
      22. 逐影吠声
      23. 正色厉声
      24. 延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