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廬山真面目

拼音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注音 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

廬山真面目 詞語解釋

解釋

◎ 廬山真面目 lúshān zhēn miàn mù

[what Lushan Mountain really looks——the truth about a person or a matter; one's true character as the real face of Lushan Mountain]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後因以“廬山真面目”比喻一件事物的真相或一個人的本來面目

-----------------
國語辭典
廬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
  1. 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語出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窺知真相的事物。《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也作「廬山面目」。

德語 das wahre Gesicht sehen ( wörtl. das wirkliche Aussehen des immer von wolken verhüllten Lushan Berges )​ (S, Sprichw)​

© 漢典

廬山真面目 成語解釋

【解釋】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

【出處】宋·蘇軾《題西林壁》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示例】善作詩今只一家,方見~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

【近義詞】真相大白、廬山真面

【反義詞】改頭換面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定語、賓語;用於人或事物

© 漢典

廬山真面目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廬山真面目

  • 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它三面臨江,山勢十分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蘇軾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廬山眞面目
      2. 廬山眞面目
      3. 爐情
      4. 盧扁
      5. 盧安達
      6. 鑪火
      7. 爐冶
      8. 蘆丁
      9. 冏牧
      10. 溟沐
      11. 衛幕
      12. 廬墓
      13. 緹幕
      14. 被赭貫木
    相關詞語
      1. 廬觀
      2. 廬山眞面
      3. 廬墓
      4. 廬園
      5. 廬兒
      6. 廬塚
      7. 精廬
      8. 學廬
      9. 衡廬
      10. 敝廬
      11. 瓜廬
      12. 犢廬
      13. 目揖
      14. 目指氣使
      15. 目生
      16. 目屬
      17. 目定口呆
      18. 目眙
      19. 牒目
      20. 動心駭目
      21. 橫眉豎目
      22. 儇目
      23. 衆目
      24. 節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