廑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小屋 [hut]
廑,少劣之居。從廣,堇聲。——《說文》
小屋謂之曰廑。——宋· 李誡《營造法式》
詞性變化
〈副>?
假借爲「僅」。才,只 [only;merely;barely]
其次廑得舍人。——《漢書·賈誼傳》
茅焦亦廑脫死。——《漢書·鄒陽傳》
賈廑從旅。——《漢書·敘傳》
動
(1) 蒙受;接受 [suffer;accept]
基本詞義
形
(1) 通「勤」。殷勤 [diligent]
廣阿之廑。——《漢書·敘傳》
其廑至矣。——《漢書·揚雄傳下》。顏師古注:「廑,古勤字」
(2) 又如:廑懷(廑慮。殷切掛念);廑念(殷切關注);廑注(廑念。舊時書信中常用之)
詞性變化
動
(1) 懷念 [miss;think of]
六宮廑北狩之憂,羣臣倡南遷之儀。——《于謙全傳》
【漢典】
廑 國語辭典
名
小屋。《廣韻·去聲·震韻》:「廑,小屋。」
副
只、才。《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諸公幸者,乃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材之不逮至遠也。」宋·范成大〈曉出北郊〉詩:「新渠廑涓流,壞陂方怒號。」通「僅」。
名
辛勤的情形。《文選·揚雄·長楊賦》:「其廑至矣,而功不圖。」通「勤」。
形
勤勞。《漢書·卷四·文帝紀》:「今廑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通「勤」。
(一)之又音。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