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iāo

ㄊㄧㄠ

部首 广

部外 6

總筆畫 9

𠩓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EA3

左上包围结构

41334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iqv|oqii

ilmo

tgvr

00213

拼音 tiāo

注音 ㄊㄧㄠ

部首 广 部外 6總筆劃 9

統一碼 5EA3筆順 413341534

庣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庣

tiāo ㄊㄧㄠˉ

     ◎ 凹下或不滿的地方:“其法用銅,方尺而圜其外,旁有~焉。”

© 漢典

庣 國語辭典

庣ㄊㄧㄠtiāo
形
  1. 不滿的樣子。《廣韻·平聲·蕭韻》:「庣,不滿之貌。」

名
  1. 凹下的地方。《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其法用銅,方尺而圜其外,旁有庣焉。其上為斛,其下為斗。」唐·顏師古·注:「庣,不滿之處也。」

© 漢典
【寅集下】【广】 庣·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庣 《康熙字典》

【寅集下】【广】 庣·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廣韻】吐彫切【集韻】【正韻】他彫切,𠀤音祧。【廣韻】不滿之貌。【前漢·律歷志】旁有庣焉。【註】師古曰:庣,不滿之處也。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過也。【前漢·律歷志註】鄭氏曰:庣,過也。

© 漢典

庣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iɑ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iau1 [海陆腔] tiau1 [梅县腔] tiau1 [台湾四县腔] tiau1粤语 tiu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庣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𠩓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挑(tiao1)
    2. 聎(tiao1)
    3. 旫(tiao1)
    4. 佻(tiao1)
    5. 祧(tiao1)
    6. 条(tiao1)
    7. 恌(tiao1)
    8. 條(tiao1)
同部首
    1. 廛
    2. 庛
    3. 廲
    4. 㢁
    5. 㡻
    6. 康
    7. 庋
    8. 㢜
    9. 庫
    10. 廔
    11. 㢘
    12. 㢋
同筆畫
    1. 冟
    2. 軍
    3. 㲒
    4. 挖
    5. 哊
    6. 㤺
    7. 迶
    8. 盿
    9. 㣠
    10. 挤
    11. 缸
    12. 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