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會意。從幺( yāo),從力。幺,小。年幼力小。本義:幼小) 同本義 [young]
幼,小也。——《說文》
幼,稀也。——《爾雅》
人生十年曰幼。——《禮記·曲禮》
子幼。——《儀禮·喪服》。注:“謂年十五以下。”
慈幼爲其近於子也。——《禮記·祭義》
幼原耳。——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吾幼且少。——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自幼好武術。——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餘幼好書。——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時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兒);幼累(指年幼的兒女);幼蒙(年幼);幼願(年幼而謹慎老實);幼齡(幼年);幼碎(幼弱);幼學(幼時的學業);幼蟲
詞性變化
〈名〉
(1) 小孩兒 [child]
攜幼入室。——陶潛《歸去來兮辭》
扶老攜幼。——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又如:幼壯(青少年時期);幼科(中醫指小兒科,也叫“小方脈科”);幼婦(少女。借指“妙”字);幼孺(孩童)
〈動〉
愛護 [cherish]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趙岐注:“幼,猶愛也。”
幼幼長長,順天則也。——明· 劉基《沙班子中興義塾詩》序
常用詞組
幼 國語辭典
小孩子。如:「男女老幼」、「扶老攜幼」。唐·韋應物〈送楊氏女〉詩:「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愛護。《孟子·梁惠王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漢·趙岐·注:「幼,猶愛也。」
年紀小的。如:「幼年」、「幼小」、「幼童」。
初生的。如:「幼蟲」、「幼苗」、「幼娥」。
知識淺薄、不成熟。如:「他的思想行為太過幼稚,不足以擔當大任。」
〔古文〕𠣎【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𠀤伊謬切,憂去聲。【爾雅·釋言】幼,穉也。【釋名】幼,少也。言生日少也。【禮·曲禮】人生十年曰幼學。【疏】幼者,自始生至十九時。故檀弓云:幼名者,三月爲名稱幼。冠禮云:棄爾幼志,是十九以前爲幼。喪服傳云:子幼。鄭康成云:十五以下。今云:十年曰幼學,是十歲而就業也。
又慈幼也。【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註】幼,猶愛也。
又王莽錢名。【前漢·食貨志】徑八分,重五銖曰幼錢,直二十。
又【集韻】乙六切,音郁。義同。
又【集韻】一笑切,音要。幼𦕈,精微也。【前漢·元帝紀贊】窮極幼
𦕈。【註】幼,讀曰要。【司馬相如·長門賦】聲幼妙而復揚。
又與拗通。【集韻】袎或作幼。
幼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