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年號

拼音 nián hào

注音 ㄋㄧㄢˊ ㄏㄠˋ

年號 詞語解釋

解釋

◎ 年號 niánhào

[title of an emperor’s reign] 紀年的名稱。如:貞觀(唐太宗年號)、康熙(清聖祖年號)。現在也指公元紀年爲年號

-----------------
國語辭典
年號nián hào ㄋㄧㄢˊ ㄏㄠˋ
  1. 君主時代帝王紀元所立的名號。《漢書.卷六.武帝紀》「建元元年」句下唐.顏師古.注:「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數年間,吳王削平禍亂,定鼎應天,天下一統,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英語 reign title, era name (name for either the entire reign of an emperor or one part of it)​, year number (such as 2016 or 甲子)​

德語 Äraname (Gesch)​, Äraname

法語 Nianhao (nom de règne d'un empereur)​

© 漢典

年號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年號

  •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爲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爲建元。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爲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 年號制度發端於中國,後來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紀後期、越南在10世紀都因爲中國的影響,開始使用年號;古代越南、大韓帝國時期的朝鮮以及高麗、蒙古國建國初年受到中國影響,都曾使用過年號。目前仍使用年號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及韓國、越南因爲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鮮使用的主體紀年也常被誤認爲是年號。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拈毫
      2. 黏人
      3. 粘附
      4. 黏答答
      5. 黏吝繳繞
      6. 鯰魚上竹竿
      7. 黏兒
      8. 熙熙皞皞
      9. 時耗
      10. 五皓
      11. 養浩
      12. 暠皓
      13. 軒皥
    相關詞語
      1. 年畫
      2. 年該月值
      3. 年高
      4. 年費
      5. 年刊
      6. 年誼世好
      7. 偶年
      8. 益年
      9. 遺臭萬年
      10. 逼年
      11. 始年
      12. 豊年
      13. 號志燈
      14. 號簾
      15. 號呶
      16. 號令如山
      17. 號頭
      18. 號筒子
      19. 一號
      20. 同號
      21. 連號
      22. 渧號
      23. 病號
      24. 調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