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平准

拼音 píng zhǔn

注音 ㄆㄧㄥˊ ㄓㄨㄣˇ

平准 詞語解釋

解釋
1.古代官府平抑物價的措施。 2.漢承秦制﹐大司農屬官有平準令丞﹐掌管平準之事。參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職官四》。 3.平穩;公平;平衡。 4.清末譯經濟學爲平準學。
-----------------
國語辭典
平準píng zhǔnㄆㄧㄥˊ ㄓㄨㄣˇ
  1. 平穩物價,使其合於一定的標準。《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2. 職官名。漢武帝時設置掌管物價平準事宜的官員。《史記.卷三○.平準書》:「置平準于京師,都受天下委輸。」《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景帝後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丞。」

© 漢典

平准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平準

  • 平準是指中國封建王朝通過貴賣賤買以求穩定物價的措施。爲漢代桑弘羊首創。武帝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年) 置平準官於京師(長安) 。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大農令改稱大司農,擴大了機構,在其下設平準令丞,專司其事。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憑准
      2. 凭准
      3. 评准
      4. 評准
      5. 评准
      6. 憑准
      7. 評准
      8. 凭准
      9. 凭附
      10. 评荐
      11. 屛障
      12. 凭空揑造
      13. 评功
      14. 屏间孔雀
      15. 表埻
      16. 射埻
    相關詞語
      1. 平乘楼
      2. 平静
      3. 平雕
      4. 平头百姓
      5. 平沉
      6. 平处
      7. 真平
      8. 等平
      9. 公平
      10. 素昧生平
      11. 粉饰太平
      12. 漕平
      13. 准伏
      14. 准儿
      15. 准據
      16. 准验
      17. 准许
      18. 准模
      19. 蜂准
      20. 律准
      21. 诗准
      22. 音准
      23. 瞄准
      24. 水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