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jià

ㄐㄧㄚˋ

部首 巾

部外 10

總筆畫 13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E4F

左右结构

25244513533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hpe

lbjmo

liwg

43232

拼音 jià

注音 ㄐㄧㄚˋ

部首 巾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5E4F筆順 2524451353334

幏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幏

jià ㄐㄧㄚˋ

     ◎ 古代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作爲賦稅交納的布。亦稱“賨布”。

© 漢典
【寅集中】【巾】 幏·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幏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 幏·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唐韻】古訝切【集韻】居迓切【韻會】居訝切【正韻】居亞切,𠀤音駕。【玉篇】蠻布也。【韻會】漢制名,賦蠻布爲幏,猶中國言稅也。【左思·魏都賦】賨幏積墆,琛幣充牣。

又【廣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𠀤音嘉。義同。

© 漢典
【卷七】【巾】

幏 《说文解字》

【卷七】【巾】
『說文解字』

南郡蠻夷賨布。从巾家聲。古訝切

『說文解字注』

(幏)南郡蠻夷賨布也。貝部曰。賨者、南蠻賦也。文𨕖魏都賦注引風俗通曰。?瓠之後。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爲賨布。廩君之巴氏出幏布八丈。幏亦賨也。故統謂之賨布。从巾。家聲。古訝切。古音在五部。

© 漢典

幏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Ą˥˧

粤语 gaa3潮州话 gê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麻韻 平聲 嘉小韻 古牙切 二等 開口;見母 禡韻 去聲 駕小韻 古訝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模部 ;王力系统:見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幏」 說文‧巾部「幏」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榢(jia4)
    2. 駕(jia4)
    3. 價(jia4)
    4. 賈(jia4)
    5. 价(jia4)
    6. 架(jia4)
    7. 假(jia4)
    8. 驾(jia4)
    9. 䁍(jia4)
    10. 嫁(jia4)
    11. 稼(jia4)
同部首
    1. 㡩
    2. 幒
    3. 㡘
    4. 帹
    5. 幉
    6. 帚
    7. 巿
    8. 幥
    9. 幅
    10. 幃
    11. 幰
    12. 幟
同筆畫
    1. 㥴
    2. 㻝
    3. 鳧
    4. 㥳
    5. 嗬
    6. 粵
    7. 䡖
    8. 鹉
    9. 雊
    10. 嵢
    11. 睥
    12. 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