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dài

ㄉㄞˋ

部首 巾

部外 6

總筆畫 9

繁體 帶

帶 㡖 𢂸 𢃄 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E26

上下結構

122245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kph

tjblb

ewli

44227

拼音 dài

注音 ㄉㄞˋ

部首 巾 部外 6總筆劃 9

基本區 5E26筆順 122245252

常 標

带 基本解釋

● 带

(帶)

dài ㄉㄞˋ


  1. “帶”的簡化字。

英語 belt, girdle, band, strap, zone

德語 (照管)​ großziehen, aufziehen ,mitnehmen, mitbringen, tragen (V)

法語 ceinture,bande,ruban,pneu,zone,apporter,emporter,mener,porter,guider,(classificateur pour régions, lieux, espaces)​

【漢典】

带 詳細解釋

見“帶”。

【漢典】
【寅集中】【巾】 帶·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帶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带”字頭,请參考“帶”字。)
【寅集中】【巾】 帶·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當蓋切,音㯂。【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

又【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佩也。【禮·月令】帶以弓䪅。

又【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

又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

又書帶,草名。【三齊記】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䪥,葉長一尺餘,土人名康成書帶草。

又姓。【賈誼·過秦論】帶佗。

又叶音蒂。【楚辭·九歌】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誰須兮雲之際。

 

【漢典】
【卷七】【巾】

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带”字頭,请參考“帶”字:)
【卷七】【巾】
《說文解字》

紳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當蓋切

《說文解字注》

(帶)紳也。糸部曰:紳,大帶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古本皆如此。毛本依小徐,誤。內則曰:男鞶革,女鞶絲。革部鞶下云:大帶也。男子帶鞶,婦人帶絲。按古有大帶,有革帶。革帶以繫佩韍而後加之大帶,則革帶統於大帶,故許於紳、於鞶皆曰大帶,實則內則之鞶專謂革帶。此偁內則者,謂鞶統於紳,佩繫於鞶也。象繫佩之形。謂卌也。佩必有巾,从重巾。謂凧也。當葢切。十五部。

【漢典】

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i˥˧ 日语读音 OBI OBIRU韩语罗马 TAY

粤语 daai2 daai3潮州话 dua3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帶」。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帶」 粹1243合13935「帶」 㝨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2「𦄂」 信2.02「帶」 說文‧巾部「帶」 睡.日甲13「帶」 「带」「带」
「帶」 寧滬1.508合28035「帶」 子犯鐘春秋中期故宮文物月刊13卷1期「𦄂」 仰25.14
「帶」 庫1231合20502「帶」 春成侯盉戰國晚期上博八「𦄂」 仰25.24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帶
㡖
𢂸
𢃄
𢄔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瀻(dai4)
    2. 㐲(dai4)
    3. 柋(dai4)
    4. 㶡(dai4)
    5. 玳(dai4)
    6. 釱(dai4)
    7. 緿(dai4)
    8. 㿃(dai4)
    9. 㫹(dai4)
    10. 蝳(dai4)
    11. 軚(dai4)
    12. 甙(dai4)
同部首
    1. 巾
    2. 帣
    3. 帧
    4. 幠
    5. 㠳
    6. 㠵
    7. 幒
    8. 㡄
    9. 㡧
    10. 帲
    11. 㡈
    12. 㡚
同筆畫
    1. 陝
    2. 祖
    3. 𠄰
    4. 柄
    5. 窂
    6. 庠
    7. 㳘
    8. 凁
    9. 盾
    10. 洣
    11. 牵
    12. 柾
初中古詩詞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唐·王绩 《野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