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藝,別稱潮汕工夫茶,是廣東省潮汕地區一帶特有的傳統飲茶習俗,潮汕的工夫茶最負盛名,蜚聲四海,被尊稱為“中國茶道”。潮州工夫茶藝是廣東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藝為重要組成部分,潮州市是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授予的“世界工夫茶文化之鄉”。
潮州工夫茶藝是中國茶道的核心代表,在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雖然盛行於閩粵港臺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全國,遠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歷史悠久,中國茶文化盛行於唐朝,潮州工夫茶則盛行于宋朝,貴族茶就是源於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歷史。日本的煎茶道、中國臺灣地區的泡茶道都來源於潮州的工夫茶。
喝工夫茶是廣東潮州人一項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了,飯後,或者客人來訪,好友相見,都是以一壺茶來陪襯。在潮州當地更是把茶做為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著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wikipedia
工夫茶(閩東語:工夫茶,閩拼:geoyng21-ngu55-la53,實際讀音:/køyŋ˨˩ ŋu˥˥ la˥˧/),是一種福建地區、潮州及海外潮州人的飲茶文化,在臺灣常稱作老人茶,工夫茶文化在現在廣東尤其是粵東的潮汕地區(潮州、汕頭、揭陽)比較盛行。
潮州工夫茶盛行1000多年,是晉唐衣冠南渡後保留下來的品飲茶文化,至今這文化還保留在香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
2008年6月,潮州工夫茶藝申遺成功,正式成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由選料、烘焙、收藏及沖泡都花工夫,所以叫工夫茶。
潮汕話的“工夫”是指細緻、精微、講究的意思,潮汕“工夫茶”(gang1 hu1 dê5)以“工夫”二字為正字,而“功夫茶”(gong1 hu1 dê5)是不懂潮汕話之人士的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