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èng

ㄉㄥˋ

部首 山

部外 12

總筆畫 15

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D9D

左右結構

252543341251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wgu

unot

llju

22718

拼音 dèng

注音 ㄉㄥˋ

部首 山 部外 12總筆劃 15

基本區 5D9D筆順 252543341251431

通 標

嶝 基本解釋

● 嶝

dèng ㄉㄥˋ


  1. 山上可攀登的小路。

英語 path leading up a mountain

法語 chemin montant une montagne

【漢典】

嶝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嶝 dèng

名

(1) 嶝道,可供攀登的山間小道 [path]。如:嶝石(山道上的石階)

(2) 小山坡 [hillside]

嶝,小阪也。——《玉篇·山部》

【漢典】

嶝 國語辭典

嶝ㄉㄥˋdèng
名
  1. 登山的小路。《字彙·山部》:「嶝,登陟之道。」《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南朝宋·沈約·從軍行》:「雲縈九折嶝,風卷萬里波。」

【漢典】
【寅集中】【山】 嶝·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嶝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 嶝·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廣韻】都鄧切【集韻】丁鄧切,𠀤登去聲。【說文】本作隥。仰也。或作嶝。【玉篇】小版也。【增韻】登陟之道。 【集韻】亦作磴。

【漢典】
【卷十四】【𨸏】

↳隥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嶝」字頭,请參考「隥」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仰也。从𨸏登聲。都鄧切

《說文解字注》

(隥)仰也。仰者、舉也。登陟之道曰隥。亦作墱。西都賦。陵墱道而超西墉。西京賦。墱道邐倚以正東。薛曰。墱、閣道也。按閣道謂淩空如棧道者。从𨸏。登聲。都鄧切。六部。此以形聲包會意。

【漢典】

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əŋ˥˧ 日语读音 SAKAMICHI韩语罗马 TUNG现代韩语 등

客家话 [客英字典] den5 d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den5 [梅县腔] den5 [海陆腔] den1 den5粤语 dang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嶝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隥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邓(deng4)
    2. 瞪(deng4)
    3. 墱(deng4)
    4. 䮴(deng4)
    5. 瀓(deng4)
    6. 憕(deng4)
    7. 磴(deng4)
    8. 澄(deng4)
    9. 䠬(deng4)
    10. 覴(deng4)
    11. 鄧(deng4)
    12. 櫈(deng4)
同部首
    1. 崐
    2. 㟺
    3. 㟪
    4. 㟅
    5. 岡
    6. 嶓
    7. 嶷
    8. 㟘
    9. 嵴
    10. 嶙
    11. 㞭
    12. 嶬
同筆畫
    1. 䔴
    2. 鋅
    3. 撏
    4. 䁝
    5. 蝴
    6. 踫
    7. 嬆
    8. 磏
    9. 稿
    10. 誷
    11. 緲
    12. 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