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īn

ㄑㄧㄣ

部首 山

部外 9

總筆畫 12

繁體 嶔

嶔 䃢 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D5A

上下結構

25231115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qqw

uopo

llpr

22782

拼音 qīn

注音 ㄑㄧㄣ

部首 山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5D5A筆順 252311153534

標

嵚 基本解釋

● 嶔

(嶔)

qīn ㄑㄧㄣˉ


  1. 〔~崎〕①山高峻的樣子;②形容品格特異,不同於衆。
  2. 小而高的山。

英語 lofty, towering

德語 hoch aufragend (Adj)​,Erhabenheit (S)

法語 grandeur (d'une montagne)​,hauteur (de montagne)​

【漢典】

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嶔

嶔 qīn

形

(1) 山勢高峻,高險 [high and steep]

嘉曾氏之歸耕兮,慕歷阪之嶔崟。——張衡《思玄賦》

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2) 又如:嶔岑(高峻);嶔崖(高險的山崖);嶔崟(山高的樣子);嶔崎(形容山高峻)

(3) 傾斜 [oblique]。如:嶔斜;嶔嶔;嶔巖

【漢典】
【寅集中】【山】 嶔·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嶔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嵚」字頭,请參考「嶔」字。)
【寅集中】【山】 嶔·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廣韻】去金切【集韻】虛金切【韻會】【正韻】祛音切,𠀤音欽。【玉篇】嶔崟,山勢聳立貌。【釋名】嶔,欠也。開張其口嶔嶔然。【范曄洛遊應詔詩】隨山上嶇嶔。【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詩】安得輟兩足,藜杖出嶇嶔。 【集韻】或作䃢廞。

又通作唫。【穀梁傳·僖三十三年】巖唫之下。【釋文】音欽。

又【集韻】【類篇】𠀤丘廉切,音𢜩。義同。

【漢典】

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n˥ 韩语罗马 KUM

粤语 jam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嵚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嶔
䃢
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顉(qin1)
    2. 菳(qin1)
    3. 侵(qin1)
    4. 鮼(qin1)
    5. 钦(qin1)
    6. 亲(qin1)
    7. 骎(qin1)
    8. 綅(qin1)
    9. 媇(qin1)
    10. 駸(qin1)
    11. 嵰(qin1)
    12. 嶔(qin1)
同部首
    1. 㠣
    2. 嶟
    3. 岉
    4. 嵣
    5. 島
    6. 崣
    7. 㟝
    8. 㟅
    9. 嵄
    10. 㠄
    11. 㞰
    12. 崁
同筆畫
    1. 躰
    2. 㻑
    3. 葩
    4. 葈
    5. 蜓
    6. 堨
    7. 萷
    8. 雬
    9. 𠌆
    10. 棒
    11. 䋛
    12. 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