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ēng

ㄅㄥ

部首 山

部外 8

總筆畫 11

𡶤 𡷌 𡹔 𨹹 𨻱 𡹌 𡼜 𢉁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D29

上下结构

25235113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eef

ubb

llqq

22227

拼音 bēng

注音 ㄅㄥ

部首 山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5D29筆順 25235113511

次 通 標

崩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崩

bēng ㄅㄥˉ

  1. 倒塌:~塌。~坍。~毀。~解(jiě)。~潰。~決。~頹。分~離析。
  2. 破裂:~裂。把氣球吹~了。
  3. 崩裂的東西擊中:放爆竹~了手。
  4. 敗壞:禮壞樂(yuè)~。
  5. 稱槍斃:拉出去~了。
  6. 君主時代稱帝王死:駕~。

英語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法語 s'effondrer,éclater,crever,rompre,tomber en ruine

© 漢典

崩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崩 bēng

〈動〉

(1) (形聲。從山,朋聲。本義:山倒塌)

(2) 同本義 [landslide;landslip]

梁山崩。——《左傳·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collapse;crash to the ground;burst apart]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斷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隕(塌陷);崩損(崩塌損壞);崩墜(倒塌墜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來比喻,由此從周代開始帝王死稱“崩” [death of an emperor]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諸葛亮《出師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傳》

(7) 又如:崩駕(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潰;垮臺;敗壞 [collapse;fall in ruin]

不義不暱,厚將崩。——《左傳·隱公元年》

三年不爲樂,樂必崩。——《論語·陽貨》

(9) 又如:崩闕(敗壞);崩動(煽動敗壞)

(10) 破裂,迸裂 [break;down burst]

天崩地塌壯士死。——吳士玉《玉帶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談崩了;崩裂(物體突然破裂);崩雲(破裂的雲彩);把氣球吹崩了

(12) 炸傷;槍斃 [go off in;hit by shooting]。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婦科“崩症” [metrorrhagia]

常用詞組


崩殂崩摧崩倒崩壞崩毀崩決崩潰崩裂崩塌崩坍崩症
© 漢典

崩 國語辭典

崩ㄅㄥbēng
動
  1. 倒塌。如:「崩塌」、「天崩地裂」。《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唐·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2. 毀壞。《論語·陽貨》:「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

  3. 滅亡。《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非兵不彊,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

  4. 古稱天子之死。如:「駕崩」、「崩殂」。《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

© 漢典
【寅集中】【山】 崩·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崩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 崩·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古文〕𨹹【廣韻】北滕切【集韻】【韻會】悲朋切,𠀤音繃。【說文】山壞也,从山朋聲。【玉篇】毀也。【禮·曲禮·註】郉昺曰:自上墜下曰崩。【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註】沙鹿,山名。

又殂落也。【穀梁傳·隱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又姓。【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堅,固始縣丞,潛山人。 【集韻】作𡹔。亦作𨻱。

© 漢典
【卷九】【山】

𡹔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崩”字頭,請參考“𡹔”字:)
【卷九】【山】
『說文解字』

山壞也。从山朋聲。𨹹,古文从𨸏。北滕切

『說文解字注』

(𡹔)山壞也。引伸之天子死曰𡹔。从山。朋聲。方滕切。六部。按𣜩體山在朋上。


(𨹹)古文。从𨸏。

© 漢典

崩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əŋ˥ 唐代读音 *bəng日语读音 KUZURERU KUZUSU韩语罗马 PWUNG现代韩语 붕

客家话 [客英字典] ben1 [陆丰腔] ben1 [梅县腔] ben1 [海陆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东莞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宝安腔]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粤语 bang1

近代音 幫母 東鍾韻 平聲陰 崩小空;幫母 庚青韻 平聲陰 崩小空;中古音 幫母 登韻 平聲 崩小韻 北滕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登部 ;王力系统:幫母 蒸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崩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𨹹」 說文古文「崩」
「崩」 說文‧山部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𡶤
𡷌
𡹔
𨹹
𨻱
𡹌
𡼜
𢉁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絣(beng1)
    2. 綳(beng1)
    3. 𠊵(beng1)
    4. 绷(beng1)
    5. 奟(beng1)
    6. 嘣(beng1)
    7. 痭(beng1)
    8. 嵭(beng1)
    9. 伻(beng1)
    10. 嗙(beng1)
    11. 繃(beng1)
    12. 閍(beng1)
同部首
    1. 㞪
    2. 㠘
    3. 峱
    4. 嶒
    5. 岲
    6. 岒
    7. 㟆
    8. 崭
    9. 崒
    10. 㟗
    11. 岹
    12. 崶
同筆畫
    1. 逪
    2. 逹
    3. 眽
    4. 淇
    5. 䏷
    6. 笟
    7. 㳶
    8. 觕
    9. 䋊
    10. 着
    11. 铓
    12. 耈
初中古詩詞
杞人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列子》《杞人忧天》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列子》《杞人忧天》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