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ù

ㄨˋ

部首 山

部外 3

總筆畫 6

卼 𡵉 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C7C

左右結構

252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gqn

umu

llgr

21712

拼音 wù

注音 ㄨˋ

部首 山 部外 3總筆劃 6

基本區 5C7C筆順 252135

屼 基本解釋

● 屼

wù ㄨˋ


  1. 山光禿:「(山)嵬嶷嶢~。」
  2. 高聳:「有石峯~立。」

英語 mountain; a bare hill

法語 colline dénudée

【漢典】

屼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屼 wù

形

嵬嶷嶢屼。——左思《吳都賦》

【漢典】

屼 國語辭典

屼ㄨˋwù
形
  1. 山光禿的樣子。《文選·左思·吳都賦》:「爾其山澤,則嵬嶷嶢屼。」唐·元結〈演興·招太靈〉詩:「招太靈兮山之巔,山屹屼兮水淪漣。」

【漢典】
【寅集中】【山】 屼·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屼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 屼·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忽切。音兀。𡼿屼,山貌也。一曰禿山貌。【唐元結系樂府】山屹屼兮水淪漣。

又五屼,山名,在犍爲郡。一山有五重,故名。【左思·蜀都賦】躡五屼之𡾰嵼。

【漢典】

屼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u˥˧ 唐代读音 *nguət

客家话 [客英字典] ngut7 [海陆腔] ngut7 ngiet7 [台湾四县腔] ngut7 ngiet7粤语 ngat6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屼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卼
𡵉
𡵐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俉(wu4)
    2. 柮(wu4)
    3. 渞(wu4)
    4. 誤(wu4)
    5. 阢(wu4)
    6. 粅(wu4)
    7. 敄(wu4)
    8. 䑁(wu4)
    9. 霧(wu4)
    10. 鹜(wu4)
    11. 痦(wu4)
    12. 芴(wu4)
同部首
    1. 崘
    2. 㟛
    3. 㠨
    4. 嶺
    5. 嵗
    6. 㟺
    7. 崟
    8. 嶬
    9. 㟊
    10. 㠂
    11. 㟿
    12. 崶
同筆畫
    1. 𠓡
    2. 忋
    3. 尥
    4. 岋
    5. 𠅃
    6. 甶
    7. 汍
    8. 彶
    9. 岁
    10. 肍
    11. 𠖶
    12. 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