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山东梆子

拼音 shān dōng bāng zi

注音 ㄕㄢ ㄉㄨㄙ ㄅㄤ ˙ㄗ

山东梆子 詞語解釋

解釋
  • 地方戲曲腔調或劇種名。據說是秦腔傳入山東以後所形成。流行於山東西部及河南、河北部分地區。劇目、唱腔同山東的平調、萊蕪梆子等相互影響。
  • -----------------
    國語辭典
    山東梆子shān dōng bāng ziㄕㄢ ㄉㄨㄥ ㄅㄤ ˙ㄗ
    1. 流行於山東一帶與河南、河北部分地區的劇種。據說是秦腔或晉劇傳入山東後所形成。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以梆子腔演唱。伴奏樂器最早使用二弦、三弦,後改用板胡、二胡。戲曲劇目有四百餘齣。

    © 漢典

    山东梆子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山東梆子

  • 山東梆子是流行於山東省魯西南及魯中地區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點,被人稱爲“捨命梆子腔”。主要流行於山東西南部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等地區的廣大城鎮鄉村。因流行區域的不同,羣衆對其稱呼亦有別。如以菏澤爲中心的,習稱“曹州梆子”;以濟寧、汶上爲中心的,稱爲“汶上梆子”或“下路調”,總稱“高調”,以區別於流行在魯西南的“大平調”。1952年,定名統稱爲“山東梆子”。
  • 2008年6月7日,山東梆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删弃
      2. 纔刚
      3. 膻腻
      4. 删减
      5. 删采
      6. 删削
      7. 何德堪之
      8. 不随以止
      9. 洋名字
      10. 思所逐之
      11. 囡仔
      12. 折而族之
    相關詞語
      1. 山肴野蔌
      2. 山妪
      3. 山楹
      4. 山市
      5. 山颓
      6. 山牌
      7. 安若泰山
      8. 土山
      9. 名落孙山
      10. 休眠火山
      11. 吴好山
      12. 纵虎归山
      13. 子衣
      14. 子午谷
      15. 子不嫌母丑
      16. 子爱
      17. 子胥
      18. 子母相权
      19. 打猛子
      20. 杏子
      21. 相夫教子
      22. 久病床前无孝子
      23. 巴黎子
      24. 打印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