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就事論事

拼音 jiù shì lùn shì

注音 ㄐㄧㄡˋ ㄕˋ ㄌㄨㄣˋ ㄕˋ

就事論事 詞語解釋

解釋

◎ 就事論事 jiùshì-lùnshì

[consider sth.as it stands] 依據實情,論其是非

既可遮攔飾觀,又不費錢,此就事論事之一法也。——《浮生六記》

-----------------
國語辭典
就事論事jiù shì lùn shì ㄐㄧㄡˋ ㄕˋ ㄌㄨㄣˋ ㄕˋ
  1. 只就事情本身加以評論,而不牽涉到題外。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臺省.臺疏譏謔》:「要條陳,不過就事論事可矣,何必程策?」《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兄弟資質甚魯,只好就事論事,細意推求,不敢說無過,但能寡過已經是萬幸了。」

英語 to discuss sth on its own merits, to judge the matter as it stands

德語 die Sache selbst beurteilen (V)​, eine Sache an und für sich betrachten (V)​, sich auf die Sache selbst beschränken (V)​

© 漢典

就事論事 成語解釋

【解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現常指僅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

【出處】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詞臣論劾首揆》:“奪情大事,有關綱常,且就事論事,未嘗旁及雲。”

【示例】世間有所謂“~”的辦法,現在就詩論詩,或者也可以說是無礙的罷。 ◎魯迅《且介亭集文二集·“題未定”草》

【近義詞】避實就虛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 漢典

就事論事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就事論事

  • 就事論事:成語
  • 就事論事:Kc演唱歌曲
  • 就事論事 (成語)

  • 就事論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
  • 現又指僅從事物表面的客觀現象單獨、靜止、片面地議論,拋開其背後的起因、背景、論述者的主觀立場、當事人的身份品格等等。
  • 就事論事,與對事不對人的含義有所重疊。區別在於,就事論事僅限於“論”,並且不僅僅把討論的對象從 “人” 中獨立出來討論,也從其他的“事”中獨立出來討論。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廄圉
      2. 救災
      3. 救乏
      4. 舊日
      5. 舊生
      6. 僦椽
      7. 審釋
      8. 對天發誓
      9. 冊諡
      10. 攢室
      11. 歹勢
      12. 虚諡
    相關詞語
      1. 就戮
      2. 就封
      3. 就虛避實
      4. 就口饅頭
      5. 就化
      6. 就痊
      7. 成就
      8. 屈就
      9. 貼就
      10. 仍就
      11. 兼就
      12. 草創未就
      13. 事急馬行田
      14. 事捷功倍
      15. 事生肘腋
      16. 事節
      17. 事制
      18. 事必
      19. 處事
      20. 經事
      21. 機事
      22. 擅事
      23. 祖宗故事
      24. 懂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