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ǐn

ㄑㄧㄣˇ

部首 宀

部外 11

總筆畫 14

簡體 寝

㝲 寑 寖 寝 𡨞 𡨦 𡩠 𡪢 𡪷 𡫒 𡫽 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BE2

上下结构

44552135114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nhc|puvc

jvme

wdwx

30247

拼音 qǐn

注音 ㄑㄧㄣˇ

部首 宀 部外 11總筆劃 14

統一碼 5BE2筆順 44552135114554

通

寢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寢

qǐn ㄑㄧㄣˇ

     ◎ 見“寢”。

英語 sleep, rest; bed chamber

德語 schlafen; etwas bleibt ruhen; Schlafzimmer; Totenkammer (V)

法語 dormir

© 漢典

寢 國語辭典

寢ㄑㄧㄣˇqǐn
動
  1. 睡覺、臥息。如:「小寢」。《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

  2. 躺臥。《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3. 停止。《新唐書·卷一七三·裴度傳》:「汲黯在朝,淮南寢謀。」《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今聞鄧艾善能用兵,因此寢其事矣。」

  4. 隱瞞。唐·元稹《鶯鶯傳》:「誠欲寢其詞,則保人之姦,不義。」

形
  1. 像動物趴著的樣子。《荀子·解蔽》:「冥冥而行者,見寢石以為伏虎也。」

  2. 相貌醜陋。《史記·卷一○七·武安侯傳》:「武安者,貌寢,生貴甚。」清·魏禧〈大鐵椎傳〉:「時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寢。」

名
  1. 臥室、居室。如:「寢室」、「正寢」。《左傳·昭公十八年》:「子大叔之廟在道南,其寢在道北。」

  2. 宗廟收藏祖先衣冠的地方。亦泛指宗廟。《呂氏春秋·孟春紀·孟春》:「執爵于太寢。」《禮記·月令》:「寢廟畢備。」唐·孔穎達·正義:「寢,衣冠所藏之處。」

  3. 古代帝王的墳墓。如:「陵寢」。

© 漢典
【寅集上】【宀】 寢·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寢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 寢·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古文〕𡨦𡫒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稔切,侵上聲。【說文】臥也。【詩·小雅】乃寢乃興。【論語】宰予晝寢。

又【廣韻】堂室也。【爾雅·釋宮】無東西廂,有室曰寢。周制,王公六寢,路寢一,小寢五。路寢,冶事之所,小寢,燕息之地也。【公羊傳·莊三十二年】路寢者何,正寢也。

又寢廟。凡廟,前曰廟,後曰寢。【詩·小雅】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商頌】寢成孔安。【註】廟中之寢,所以安神也。

又陵寢。【史記·樂書】三代以前,未有墓祭。至秦始出寢,起於墓側。漢因秦制,上陵皆有園寢。

又凡居室皆曰寢。【禮·王制】庶人祭於寢。

又息也。【前漢·𠛬法志】兵寢𠛬措。【唐書·裴度傳】汲黯在朝,淮南寢謀。

又寢丘,縣名,在汝南。【前漢·地理志應劭註】叔敖子所邑之地,後更名固始。

又叶衣檢切,音揜。【詩·小雅】乃安斯寢。叶上簟。簟音忝。 【集韻】亦作𡩠。

© 漢典
【卷七】【㝱】

㝲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寢”字頭,請參考“㝲”字:)
【卷七】【㝱】
『說文解字』

病臥也。从㝱省,练省聲。七荏切

『說文解字注』

(㝲)病臥也。𡪢者、臥也。㝲者、病臥也。此二字之別。今字槩作寢矣。从㝱省。𡩠省聲。𡩠者、籒文𡪢。七荏切。七部。

© 漢典

寢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n˨˩˦ 唐代读音 *tsǐm日语读音 NERU韩语罗马 CHIM现代韩语 침

客家话 [客英字典] cim3 [宝安腔] cim3 [梅县腔] cim3 [客语拼音字汇] qim3 [台湾四县腔] cim3 [东莞腔] cim3 [陆丰腔] cim6 cim3 [海陆腔] cim3粤语 cam2潮州话 徐音2(深2)

近代音 清母 侵尋韻 上聲 寢小空;中古音 清母 寢韻 上聲 寑小韻 七稔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覃部 ;王力系统:清母 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寢」 囂所鬳升盂春秋晚期考古96.9「寢」 包2.146「寢」 說文‧㝱部「寢」「寝」 「寢」
「寢」 信2.023
「寢」 上(2).容.2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㝲
寑
寖
寝
𡨞
𡨦
𡩠
𡪢
𡪷
𡫒
𡫽
𥨊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坅(qin3)
    2. 梫(qin3)
    3. 㓎(qin3)
    4. 寝(qin3)
    5. 寑(qin3)
    6. 锓(qin3)
    7. 寖(qin3)
    8. 笉(qin3)
    9. 赾(qin3)
    10. 㝲(qin3)
    11. 螼(qin3)
    12. 昑(qin3)
同部首
    1. 守
    2. 宥
    3. 富
    4. 㝐
    5. 安
    6. 实
    7. 㝗
    8. 㝨
    9. 寏
    10. 㝫
    11. 宖
    12. 宊
同筆畫
    1. 䲦
    2. 膁
    3. 𠎉
    4. 䙌
    5. 䙃
    6. 㷦
    7. 䩝
    8. 镁
    9. 鄫
    10. 劂
    11. 褑
    12. 𠎝
初中古詩詞
杞人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列子》《杞人忧天》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先秦·《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