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寒中

拼音 hán zhōng

注音 ㄏㄢˊ ㄓㄨㄥ

寒中 詞語解釋

解釋
  • 中醫指邪在脾胃而為裡寒的病症。多因脾胃虛寒,邪從寒化,或由勞倦內傷轉變而成。有脘腹疼痛,腸鳴泄瀉等症狀。
  • 中醫類中風類型之一。由於暴中寒邪所致。有身強直,口噤不語,四肢戰搖,猝然眩暈,身無汗等症狀。
  • © 漢典

    寒中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寒中

  • 寒中  病證名。  ①類中風之一。由於卒中寒邪而發病。又名中寒。《醫宗必讀·類中風》:“寒中,身體強直,口噤不語,四肢戰掉,卒然眩暈,身無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以溫裏散寒爲大法。用姜附湯或附子麻黃湯加減;重證先宜用蘇合香丸開其竅閉。  ②指邪在脾胃而見裏寒之病證。出《靈樞·五邪》。因脾胃虛寒,邪從寒化,或由勞倦內傷演變而成。臨牀以脘腹疼痛,泄瀉腸鳴爲主證,治宜溫中散寒。李杲主張用沉香溫胃丸(《內外傷辨惑論》方)治療。
  • 寒中,是陽氣素虛,風邪外襲,邪從寒化之證,以汗出,惡風,流淚爲主症。可選麻黃附子細辛湯以溼陽解表。《黃帝內經》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函锺
      2. 寒鐘
      3. 函鐘
      4. 韓終
      5. 函鍾
      6. 韩终
      7. 漢中
      8. 函鐘
      9. 韓終
      10. 函钟
      11. 含重
      12. 汉中
      13. 函谷塞
      14. 含眞客
      15. 含熏
      16. 含叹
      17. 韓幹
      18. 涵管
      19. 十二锺
      20. 苦衷
      21. 塞耳盗锺
      22. 糾合之衆
      23. 講時鐘
      24. 郘鐘
    相關詞語
      1. 寒姿
      2. 寒惧
      3. 寒顫
      4. 寒哀
      5. 寒笋
      6. 寒小
      7. 釅寒
      8. 嬌寒
      9. 嫩寒
      10. 散寒
      11. 副伤寒
      12. 疟寒
      13. 中興大學
      14. 中油
      15. 中區
      16. 中祀
      17. 中闱
      18. 中和乐
      19. 司馬中
      20. 平中
      21. 如堕五里雾中
      22. 途中
      23. 道中
      24. 梦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