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ìng

ㄉㄧㄥˋ

部首 宀

部外 5

總筆畫 8

㝎 掟 錠 顁 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B9A

上下結構

445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ghu

jmyo

wd

30801

拼音 dìng

注音 ㄉㄧㄥˋ

部首 宀 部外 5總筆劃 8

基本區 5B9A筆順 44512134

常 通 標

定 基本解釋

● 定

dìng ㄉㄧㄥˋ1-24《廣韻》徒徑切,去徑定。耕部。25-28《廣韻》丁定切,去徑端。


  1. 安定;稳定。《易•家人》:「正家而天下定矣。」
  2. 決定;確定。《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3. 鎮靜;寧靜。《論衡•論死》:「人之未死也,智惠精神定矣;病則情亂,精神擾也。」
  4. 停止;停息。《詩•小雅•釆薇》:「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5. 凝,專注。《太平廣記》卷六引《洞冥記》:「臣舉手拭之,恐水濕席,定視乃光也。」
  6. 固定;不變。《荀子•王制》:「夫是之謂定論,是王者之論也。」
  7. 必定;一定。《論衡•率性》:「論人之性,定有善有惡。」
  8. 審定;訂正。《商君書•更法》:「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
  9. 規定。如:定時;定量;定期;定任務。
  10. 約定;預定。如:定貨;訂婚。《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凡要定戲,先幾日要在牌上寫一個日子。」
  11. 訂婚的聘禮。元童童學士《雙調新水令•念遠》:「十字為媒,又不圖紅定黃茶。」
  12. 熟肉。《禮記•禮器》:「血毛詔於室,羹定詔於堂。」
  13. 作物長成,成熟。《吕氏春秋•審時》:「後時者,纖莖而不滋,厚糠多粃,𢈩辟米,不得恃定熟,卬天而死。」
  14. 猶「強」。《史記•伍子胥列傳》:「人衆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
  15. 古代子女夜晚為父母整理床鋪,服侍其安睡,謂之「定」。《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16. 佛教用語,指一種無念無欲的境界。《五燈會元•章敬暉禪師法嗣》:「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
  17. 十二辰中「午」的別稱。《漢書•王莽傳上》:「以戊辰直定。」
  18. 丘左有澤。《爾雅•釋丘》:「左澤定丘。」
  19. 奠。《字彙•宀部》:「定,奠也。」
  20. 宋代瓷窯名。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四:「次窰器,古曰柴、汝、官、哥、均、定。」
  21. 副詞。①確實,一定。《史記•趙世家》:「主父定死,乃發喪赴諸侯。」②到底,究竟(后起之义)。唐李白《新林浦阻風寄友人》:「歲物忽如此,我來定幾時?」
  22. 助詞。用於動詞後,表示動作進行的程度。宋趙汝鐩《斷腸曲》:「蜀羅一段茸五色,看定鴛鴦繡不成。」
  23. 古地名。①古縣名,漢置勃海郡所屬二十六縣之一,在今山東省境內。 ②古州各,治今河北省定州市。
  24. 姓。《續通志•氐族略七》:「定,見《姓苑》。漢定武、定林。見《印藪》。明定定,廣德州同知。」
  25.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即營室星。一作室宿。《詩•鄘風•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26. 鋤的一種。《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
  27. 額頭。《詩•周南•麟之趾》:「麟之定。」
  28. 量詞。銀、墨的計量單位。後作「錠」。《金史•鄯陽傳》:「殺一人者賞銀一定。」

英語 decide, settle, fix

德語 festmachen, bestimmen, entscheiden,anordnen (V)​,sich entschliessen (V)

法語 décider,fixer,tranquille,calme,fixe,déterminé

【漢典】

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定 dìng

形

(1) (會意。從宀( mián),從正。「正」亦兼表字音。本義:安定;安穩)

(2) 同本義,與「亂」或「動」相對 [stable;smooth and steady]

定,安也。——《說文》

靡所定處。——《詩·大雅·桑柔》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詩·小雅·采薇》

昏定而晨省。——《禮記·曲禮》

以待陰陽之所定。——《禮記·月令》

天下屬安定,何故反乎?——《史記·留侯世家》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資治通鑑》

又如:定迭(定疊。安定,太平);定害(定攪,定虐。擾亂,擾害);定帖(穩定;安定);定昏(請晚安)

(3) 鎮靜;寧靜 [quiet]

磬罷僧初定,山空月又生。——李中《碧雲集》

又如:心神不定;入定(佛教徒閉眼靜坐,控制身心各種活動);鎮定(遇到緊急情況不慌亂)

(4) 固定 [fixed]

我戎未定。——《詩·小雅·采薇》

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 沈括《夢溪筆談·採草藥》

山高風鉅,霧氣去來無定。——《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又如:定數(迷信者認爲人生禍福都是命裏註定,稱爲定數);定止(固定的處所);定式(固定的樣式);定所(固定的住所、居處)

詞性變化


◎ 定 dìng

動

(1) 使安定 [stabilize]

以定王國。——《詩·小雅·六月》

定身以行事。——《國語·晉語二》

秦歲定。——《國語·晉語三》

吾定而祿爵。——《國語·晉語九》

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呂氏春秋·孝行》

又如:定國(安定國家)

(2) 平定 [put down]

行略定秦地。——《史記·項羽本紀》

天下已定。——漢· 賈誼《過秦論》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南宋· 陸游《示兒》

又如:定亂(平定禍亂)

(3) 奠定 [establish]

臣觀自古帝受定鼎,皆欲傳之萬代。——魏徵《十漸不克終疏》

高祖以聖武定鼎。—— 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又如:定鼎(奠定國都;建立王朝);定功(建立功業);定業(奠定國家大業);定霸(奠定霸業)

(4) 決定 [decide]

始欲作「推」字,又欲作「敲」字,煉之未定。——宋· 胡仔《苔溪漁隱叢話》

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爲「綠」。——宋· 洪邁《容齋續筆》

又如:定方針;定法(決定法則);定見(作決定);定謀(決定謀略)

(5) 確定 [determine]

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司馬遷《報任安書》

割地定製。——漢· 賈誼《治安策》

又如:一言爲定;約定俗成;定名;定分(確定名分);定在(固定住處);定歸(確定,定準)

(6) 規定 [stipulate]

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尚書》

又如:定科(明確規定的法令條例);定令(制定法令); 定法(制定法令、法規、辦法等);定例(制定條例);定擬(起草制定)

(7) 約定簽定,締結 [agree to]

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又如:定婚(訂立婚約)

(8) 止;停止[stop]

亂靡有定。——《詩·小雅·節南山》

反而定三革。——《荀子·儒效》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9) 判定,斷定 [conclude]

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 定 dìng

副

(1) 一定 [certainly]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似綿。——元· 關漢卿《竇娥冤》

又如:定不得(沒準頭;說不定)

(2) 到底;究竟 [after all;at all]

卿雲「艾艾」,定是幾「艾」。——《世說新語·言語》

又如:定歸(確定,定準)

常用詞組


定案定編定標定場白定場詩定單定當定點定調定鼎定都定奪定額定崗定稿定稿定購定冠詞定規定規定戶定婚定貨定級定計定價定見定界定金定睛定居定局定局定距定禮定理定例定量定律定論定名定命定盤星定評定期定期定錢定親定情定然定神定時定時炸彈定時鐘定式定勢定數定數定說定位定息定弦定向定向定向培養定銷定心定心骨,定心骨兒定心丸定形定型定性定旋律定讞定義定音定影定語定員定約定閱定則定植定址定製定準定從定子定租定罪定做,定製
【漢典】

定 國語辭典

定ㄉㄧㄥˋdìng
形
  1. 確切的、不改變的。如:「定理」、「定義」、「定律」、「定局」、「定論」。

  2. 不動的。如:「定產」、「定業」。

  3. 規定的。如:「定量」、「定時」、「定期」。

動
  1. 固定、使固定。如:「定住」、「定影」。

  2. 使平靜、使穩固。如:「平定」、「安邦定國」。

  3. 使確定、不更改。如:「底定」、「決定」、「否定」、「裁定」。

  4. 約定、訂立。如:「定約」、「制定」、「訂定」。

副
  1. 究竟、到底。表疑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卿云艾艾,定是幾艾?」唐·李白〈答族姪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2.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無疑」。唐·杜甫〈寄高適〉詩:「定知相見日,爛漫倒芳樽。」

名
  1. 姓。如明代有定伯安。

【漢典】
【寅集上】【宀】 定·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定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 定·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古文〕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

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

又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

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

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𠀤曰定。

又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

又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丁定切,音訂。營室星也。【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註】定星昏而正中,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孫炎曰:定,正也。一曰定謂之耨。

又【詩·周南】麟之定。【註】定,額也。

又【禮·禮器】羹定詔於堂。【註】羹,肉湆。定,熟肉。

又【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郭註】鋤屬也。

又叶唐丁切,音庭。【詩·小雅】亂靡有定。叶下寧成。

又【韻會】古通正。亦作奠。引周禮瞽矇世奠繫,奠讀爲定,謂帝繫,諸侯世本之屬。

【漢典】
【卷七】【宀】

定 《說文解字》

【卷七】【宀】
《說文解字》

安也。从宀从正。徒徑切〖注〗㱏,古文定。

《說文解字注》

(定)安也。古亦叚奠字爲之。从宀。正聲。依韵會本訂。徒徑切。十二部。

【漢典】

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iŋ˥˧ 唐代读音 *dhèng日语读音 SADAMERU SADAMARU SADAME韩语罗马 CENG现代韩语 정越南语 định

客家话 [梅县腔] tin5 [台湾四县腔] tin5 [客语拼音字汇] tin4 [陆丰腔] tin6 [客英字典] tin5 [宝安腔] tin3 [沙头角腔] tin5 [海陆腔] tin6 [东莞腔] tin3粤语 deng6 ding6

近代音 端母 庚青韻 去聲 定小空;中古音 定母 徑韻 去聲 定小韻 徒徑切 四等 開口;端母 徑韻 去聲 矴小韻 丁定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青部 ;定母 青部 ;王力系统:端母 耕部 ;定母 耕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定」佚992合36917 「定」裘衛盉西周中期集成9456 「定」曾10 「定」睡.法121 「定」說文‧宀部 「定」繹山碑     「定」
「定」前6.24.6合36918 「定」伯定盉西周中期集成9400       「定」老子甲後365      
  「定」蔡侯紐鐘春秋晚期集成211       「定」縱橫家書24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㝎
掟
錠
顁
𡧡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磸(ding4)
    2. 掟(ding4)
    3. 饤(ding4)
    4. 腚(ding4)
    5. 订(ding4)
    6. 椗(ding4)
    7. 锭(ding4)
    8. 萣(ding4)
    9. 鋌(ding4)
    10. 忊(ding4)
    11. 铤(ding4)
    12. 飣(ding4)
同部首
    1. 寧
    2. 寨
    3. 寑
    4. 寛
    5. 宇
    6. 寬
    7. 容
    8. 寀
    9. 㝍
    10. 實
    11. 密
    12. 宨
同筆畫
    1. 㚗
    2. 㽴
    3. 坪
    4. 怉
    5. 杲
    6. 郈
    7. 昀
    8. 𠈄
    9. 㞹
    10. 𠕖
    11. 㢤
    12. 郓
小學古詩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郑燮 《竹石》
初中古詩詞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湖心亭看雪》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