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安貧樂道

拼音 ān pín lè dào

注音 ㄢ ㄆㄧㄣˊ ㄌㄜˋ ㄉㄠˋ

安貧樂道 詞語解釋

解釋

◎ 安貧樂道 ānpín-lèdào

[be contented in poverty and devote to things spiritual;live contentedly as a poor scholar;happy to lead a simple virtuous life] 安於清貧的生活,樂於自己的信仰

-----------------
國語辭典
安貧樂道ān pín lè dào ㄢ ㄆㄧㄣˊ ㄌㄜˋ ㄉㄠˋ
  1. 以信守道義為樂,而能安於貧困的處境。《後漢書.卷二六.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晉書.卷九一.儒林傳.劉兆傳》:「安貧樂道,潛心著述,不出門庭數十年。」也作「樂道安貧」、「安貧守道」。反不甘食貧

英語 to be content with poverty and strive for virtue (idiom)​

法語 se contenter d'être pauvre en s'accrochant fermement à ses principes

© 漢典

安貧樂道 成語解釋

【解釋】道:主張,思想。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爲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爲人處世之道。

【出處】《後漢書·楊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示例】勸人~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 ◎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

【近義詞】安貧守道

【反義詞】爲所欲爲、胡作非爲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甘於貧困惡劣的環境

© 漢典

安貧樂道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安貧樂道

  • 安貧:安於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後引申爲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安於貧窮,仍樂於堅守信仰。形容人爲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實現,寧願處於貧困惡劣環境。《文子·上仁》:“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己。”《後漢書·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闇中
      2. 闇惰
      3. 啽咔
      4. 闇鸟
      5. 闇誦
      6. 闇傷
      7. 青稻
      8. 麾纛
      9. 得到
      10. 獨到
      11. 鬱悼
      12. 貪盜
    相關詞語
      1. 安服
      2. 安放
      3. 安檢
      4. 安貧守道
      5. 安足
      6. 安肆
      7. 公安
      8. 良心不安
      9. 心安
      10. 恬安
      11. 懸安
      12. 清安
      13. 道方
      14. 道程
      15. 道高德隆
      16. 道布
      17. 道生
      18. 道友
      19. 胡說白道
      20. 金牛道
      21. 強道
      22. 服道
      23. 畔道
      24. 警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