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孔子

拼音 kǒng zǐ

注音 ㄎㄨㄥˇ ㄗˇ

孔子 詞語解釋

解釋

◎ 孔子 Kǒngzǐ

[Confucius] (公元前551—前479) 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幼年生活貧困。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子。50歲時任魯國司寇,攝行相事。後同學生周遊列國,終不見用。晚年致力教育事業,傳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張“正名”,認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以鞏固等級名分和社會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對苛政。倫理思想上宣傳“仁”。“仁”是符合等級制度的言行規範,又是維護家長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養恭、寬、信、敏、惠的總稱。教育思想上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知新”。重視因材施教。現存《論語》集錄孔子言行

-----------------
國語辭典
孔子kǒng zǐㄎㄨㄥˇ ㄗˇ
  1. 春秋時孔丘。參見「孔丘」條。

英語 Confucius (551-479 BC)​, Chinese thinker and social philosopher, also known as 孔夫子[Kong3 fu1 zi3]

德語 Konfuzius (Eig, Pers, ca. 551 - ca. 479 v.Chr.)​

法語 Confucius

© 漢典

孔子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孔子 (儒家學派創始人)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着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爲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空子
      2. 空自
      3. 倥臉
      4. 恐逼
      5. 恐懼不安
      6. 恐嚇
      7. 恐赫
      8. 恐慌萬狀
      9. 惨紫
      10. 荆南杞梓
      11. 陈家紫
      12. 尘滓
      13. 纡青拖紫
      14. 怀黄佩紫
    相關詞語
      1. 孔雀東南飛
      2. 孔孟
      3. 孔公
      4. 孔忤
      5. 孔融讓梨
      6. 孔穴
      7. 堤溃蚁孔
      8. 蟻孔
      9. 針孔
      10. 鳃孔
      11. 臉孔
      12. 针孔
      13. 子牆
      14. 子夏
      15. 子弟軍
      16. 子星
      17. 子孙饭
      18. 子口稅
      19. 亭子
      20. 扎伐子
      21. 褂子
      22. 醉娘子
      23. 火蠍子
      24. 贤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