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è

yà

ㄜˋ

ㄧㄚˋ

部首 女

部外 6

總筆畫 9

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9F6

左右结构

53134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vwgk

vomr

zmaj

48461

拼音 è yà

注音 ㄜˋ ㄧㄚˋ

部首 女 部外 6總筆劃 9

統一碼 59F6筆順 531341251

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姶

è ㄜˋ

  1. 沒有聲音。
  2. 美好的樣子。
  3. 古女子人名用字。
  4. 姓。

其它字義


● 姶

yà ㄧㄚˋ

     ◎ 女子靈巧。

© 漢典
【丑集下】【女】 姶·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姶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 姶·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古文〕㛕【廣韻】烏合切【集韻】【韻會】【正韻】遏合切,𠀤音罨。美好也。

又女名。【左傳·昭七年】衞襄公夫人姜氏無子,嬖人婤姶生子曰元。

又姓。

又【集韻】乙洽切。與潝同。女巧也。

© 漢典
【卷十二】【女】

姶 《说文解字》

【卷十二】【女】
『說文解字』

女字也。从女合聲。《春秋傳》曰:“嬖人婤姶。”一曰無聲。烏合切〖注〗㛕,古文。

『說文解字注』

(姶)女字也。从女。合聲。烏合切。七部。春秋傳曰。嬖人婤姶。昭公七年左氏傳曰。衞襄公夫人姜氏無子。嬖人婤姶生孟縶。一曰無聲。別一義。

© 漢典

姶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ɤ˥˧; jɑ˥˧ 日语读音 SHIZUKA A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ap7 hap8 [海陆腔] ak7 rap7 [台湾四县腔] ak7 jap7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合韻 入聲 姶小韻 烏合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合部 ;王力系统:影母 緝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姶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姶」 說文‧女部「姶」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㛕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軛(e4)
    2. 䛖(e4)
    3. 㦍(e4)
    4. 呝(e4)
    5. 崿(e4)
    6. 蕚(e4)
    7. 餓(e4)
    8. 痷(e4)
    9. 轭(e4)
    10. 覨(e4)
    11. 鰪(e4)
    12. 阨(e4)
    13. 潝(ya4)
    14. 亜(ya4)
    15. 磍(ya4)
    16. 冴(ya4)
    17. 迓(ya4)
    18. 䵝(ya4)
    19. 稏(ya4)
    20. 氩(ya4)
    21. 亞(ya4)
    22. 䫖(ya4)
    23. 玡(ya4)
    24. 压(ya4)
同部首
    1. 妏
    2. 姴
    3. 媹
    4. 媓
    5. 嬾
    6. 妕
    7. 嬫
    8. 㚷
    9. 婗
    10. 娒
    11. 婅
    12. 娔
同筆畫
    1. 䆖
    2. 盄
    3. 泴
    4. 𣏕
    5. 迼
    6. 沯
    7. 绞
    8. 玶
    9. 差
    10. 挕
    11. 皅
    12. 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