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太祝

拼音 tài zhù

注音 ㄊㄞˋ ㄓㄨˋ

太祝 詞語解釋

解釋

◎ 太祝 tàizhù

[an offical who holds to offer sacrifice to gods or ancesters] 官名。爲太常寺的官,主管祭祀

爲太祝奉禮聽事已寬。——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
國語辭典
太祝tài zhùㄊㄞˋ ㄓㄨˋ
  1. 職官名。為祝官之長,掌管祭祀祈禱的事情。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及周之太祝,掌六祝之辭。」也作「大祝」。

© 漢典

太祝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太祝

  • 太祝,tài zhù ㄊㄞ ㄓㄨ ,又稱大祝,官名。太常寺的官,主管祭祀。商官有六太,其一曰太祝。漢景帝時更名爲祠祀,漢武帝更名爲廟祀,與女巫同爲祠祀官,是《周禮》中規定的儒教神職官員之一,官銜下大夫。殷天子建天官,先六太,曰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典司六典。太祝處天人之際,以言告神,在祭祀中迎神送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貞。太祝常駐神祠,歲時至祠,持版,掌讀祝。太祝以下還有亞祝、少祝。大祝迎神告大宗,少祝導王,亞祝迎王。太祝祭服無旒冕,素青衣,朱裳,蔽膝,無佩綬。日本神道教神職即太祝。太祝爲殷官,與太宰等官爲六太。周官,太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掌六祝之辭,以祈福祥。秦漢有太祝令、丞,後漢亦曰太祝令、丞。晉、宋、齊、樑、陳、後魏、北齊皆因之。後周依周官。至隋,置太祝署,太祝令、丞。煬帝罷署,太祝八人。大唐初有七人,後增爲九人,開元二十三年減置三人。掌讀祝文,出納。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泰祝
      2. 臺柱
      3. 泰祝
      4. 太主
      5. 泰壇
      6. 泰極而否
      7. 泰远
      8. 泰素
      9. 泰眞
      10. 態勢
      11. 滴注
      12. 傅岩筑
      13. 连注
      14. 官鑄
      15. 枯住
      16. 库贮
    相關詞語
      1. 太平日子
      2. 太上皇帝
      3. 太太
      4. 太延
      5. 太阳系
      6. 太常博士
      7. 何太
      8. 通太
      9. 师太
      10. 馬太
      11. 国太
      12. 姨太太
      13. 祝藥
      14. 祝和
      15. 祝发空门
      16. 祝英台
      17. 祝网人
      18. 祝家聲
      19. 巫祝
      20. 蛊祝
      21. 賽祝
      22. 順祝
      23. 六祝
      24. 呵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