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大驚小怪

拼音 dà jīng xiǎo guài

注音 ㄉㄚˋ ㄐㄧㄥ ㄒㄧㄠˇ ㄍㄨㄞˋ

大驚小怪 詞語解釋

解釋

◎ 大驚小怪 dàjīng-xiǎoguài

[make a fuss;be unnecessarily startled;get surprised at sth. perfectly normal] 指對於不足爲奇的事情做作聲勢或表現得過分驚訝

山上宋公明大王,雖然不害來往客人,官人須是悄悄過去,休得大驚小怪。——《水滸傳》

你要看見那種情形,還不知要怎樣大驚小怪呢。——清·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國語辭典
大驚小怪dà jīng xiǎo guài ㄉㄚˋ ㄐㄧㄥ ㄒㄧㄠˇ ㄍㄨㄞˋ
  1. 形容為一些不足為奇的小事而過分聲張、驚怪。《水滸傳.第六一回》:「山上宋公明大王,雖然不害來往客人,官人須是悄悄過去,休的大驚小怪。」《儒林外史.第一九回》:「這是甚麼要緊的事,也這般大驚小怪。」反見怪不怪

英語 to make a fuss about nothing (idiom)​

德語 Erstaunliches

法語 s'effrayer de peu de chose, s'alarmer d'un rien, tant de bruit pour rien

© 漢典

大驚小怪 成語解釋

【解釋】形容對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的事情過分驚訝。

【出處】宋·朱熹《答林擇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樸實頭做將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

【示例】兄弟,休要~的,則他便是楊衙內,是個有權有勢的的。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

【近義詞】少見多怪、蜀犬吠日

【反義詞】見怪不怪、司空見慣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用於否定句中

© 漢典

大驚小怪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大驚小怪 (漢語成語)

  • 大驚小怪是一個漢語成語,
  • 拼音是:dà jīng xiǎo guài,
  • 形容對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過分驚訝。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鬼恠
      2. 珍恠
      3. 眇恠
      4. 詼恠
      5. 徵恠
      6. 狂恠
    相關詞語
      1. 大盤大碗
      2. 大祲
      3. 大棗
      4. 大溲
      5. 大天
      6. 大馬
      7. 散大
      8. 託大
      9. 倒大
      10. 夜郎自大
      11. 因小見大
      12. 材劇志大
      13. 怪友狂朋
      14. 怪說
      15. 怪嚴
      16. 怪幻
      17. 怪物相
      18. 怪底
      19. 揣歪捏怪
      20. 醜怪
      21. 希奇古怪
      22. 精怪
      23. 愕怪
      24. 語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