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大聲疾呼

拼音 dà shēng jí hū

注音 ㄉㄚˋ ㄕㄥ ㄐㄧˊ ㄏㄨ

大聲疾呼 詞語解釋

解釋

◎ 大聲疾呼 dàshēng-jíhū

[cry as loud as possible;loudly appeal to the public] 大聲而急促地呼喊,以引起人們注意。後多表示大力提倡或號召

大聲疾呼曰:“昭義侍中大軍到吳。”——《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

德國…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大聲疾呼地勸告青年不要進大學。——魯迅《準風月談·智識過剩》

-----------------
國語辭典
大聲疾呼dà shēng jí hūㄉㄚˋ ㄕㄥ ㄐㄧˊ ㄏㄨ
  1. 大聲而急促的呼喊,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引申為大力的提倡、號召。《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大聲疾呼曰:『昭義侍中大軍到矣!』」也作「疾聲大呼」。反喁喁細語

英語 to call loudly (idiom)​; to get people's attention, to make one's views known

德語 alarmieren, signalisieren, Alarm schlagen

法語 pousser de grands cris, crier de toutes ses forces, lancer de sérieux avertissements

© 漢典

大聲疾呼 成語解釋

【解釋】疾:快。大聲呼喊,引起人們注意。

【出處】唐·韓愈《後十九日覆上宰相書》:“行且不息,以蹈於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

【示例】我們可以~,而不要隱晦曲折,使人民大衆不易看懂。(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近義詞】大喊大叫、搖脣鼓舌

【反義詞】默不做聲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引起人們注意

© 漢典

大聲疾呼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大聲疾呼

  • 大聲疾呼,拼音:dà shēng jí hū,是一個漢語詞彙。疾:急,快。急切地大聲呼喊,引起人們注意。形容當時很激動(害怕)從而發出的聲音。出自於唐·韓愈《後十九日覆上宰相書》:“行且不息,以蹈於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熱乎
      2. 搢忽
      3. 迷迷糊糊
      4. 確乎
      5. 庶乎
      6. 嫌乎
    相關詞語
      1. 大肆鋪張
      2. 大共
      3. 大重
      4. 大過
      5. 大吆小喝
      6. 大照
      7. 粗大
      8. 老弗大
      9. 錯大
      10.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11. 人小鬼大
      12. 弘大
      13. 呼哈
      14. 呼揚
      15. 呼嵩
      16. 呼庚呼癸
      17. 呼天鑰地
      18. 呼呼
      19. 將伯之呼
      20. 懽呼
      21. 驚呼
      22. 熱呼呼
      23. 照呼
      24. 嗟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