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大仁

拼音 dà rén

注音 ㄉㄚˋ ㄖㄣˊ

大仁 詞語解釋

解釋

◎ 大仁 dàrén

[great mercy] 非常仁慈

大仁大義

-----------------
國語辭典
大仁dà rénㄉㄚˋ ㄖㄣˊ
  1. 仁的最高表現。如:「大仁大義」、「大仁大勇」。

© 漢典

大仁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大仁

  • 真正的大仁是不怒,有容人之度。
  • 大仁就是不怒,眼神充滿善意,是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大度之道,這大仁之人是天下真正勇敢而且能夠忍辱負重的人。也就是說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無緣無故侵犯他也不動怒。
  • [pre]大仁的故事1:《留侯論》的大仁之士
      古時候被人稱作豪傑的志士,一定具有超人的節操。按一般人在生活中,有時會碰上無法忍受的事情。一個人受到侮辱,拔劍而起,挺身上前搏鬥,這並不算是勇敢。天下有一種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無緣無故侵犯他也不動怒。爲什麼能夠這樣呢?因爲他胸懷大志,目標高遠啊。
      
      張良從橋上老人手裏得到兵書這件事,確實很古怪。但是,誰知那不是秦朝時的一位隱士出來試探他?看那老人用來暗示的意思,都是聖賢用來勸勉與警戒別人的道理。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當作神仙,真是把事情看偏了。
      再說,那老人的真正用意,並不在於送兵書。當時韓國已被滅亡,秦朝勢力極盛,秦王政用刀鋸、油鍋對付天下的志士,那種住在家裏平白無故被抓去殺頭滅族的人,數也數不清。就是有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對於這種濫施淫威,也毫無辦法。凡是執法過分嚴厲的君王,他的刀鋒是不好硬碰的,他的威勢是不可隨便憑藉的。張良壓不住他對秦王的氣憤,以他個人的力量,用一次猛砸來發泄怨恨,在那時他沒有被捕被殺,真是間不容髮,危險極了!大富大貴的人,是不肯死在盜賊手裏的。爲什麼呢?因爲他們的生命寶貴,死在盜賊手裏太不值得。張良有超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樣的深謀遠慮,反去學習用荊軻、聶政的手段,僅僅僥倖所以沒有死掉,這是橋上老人爲他深深感到痛惜的。所以那老人故意粗暴傲慢地侮辱他,如果他能忍受得住,方纔可以憑這點而成就大功業,所以到最後,老人說:“這個年輕人可以教育了。”
      大仁的故事2:吳三桂一怒爲紅顏的故事
      當吳三桂領兵赴京朝見新主(李自成),走至永平沙河驛時,遇到從京城逃出的家人,吳三桂問:“我家裏人好嗎?”家人說:“被闖王抄了。”吳三桂說:“沒關係,我到後就會歸還。”又問:“我父親好嗎?”答:“被拘捕了。”吳三桂說:“我到後就會釋放。”又問“陳夫人(指陳圓圓)還好嗎?”答:“被闖王(一說爲劉宗敏)帶走了。”此時,血氣方剛的吳三桂勃然大怒,厲聲叫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隨後,掉頭打回山海關,以明朝大臣的身份,向昔日的宿敵清軍遞去了請兵書,希望多爾袞“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這就是“衝冠一怒爲紅顏”的故事,也就是說吳三桂爲了一個蘇州名妓陳圓圓,將大漢江山出賣給了滿清。
      這吳三桂一怒之下丟失了大仁大義,留下了千古笑談。世上有多少英雄好漢都因爲一怒之下打鬥爭強,甚至釀成苦果、或者身敗名裂、或者浪蕩入獄,這都是他們不知道不怒就是真正的大仁啊。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大人
      2. 大任
      3. 大人
      4. 达人
      5. 大稔
      6. 達人
      7. 打人
      8. 寓人
      9. 节目主持人
      10. 園人
      11. 松人
      12. 梓人
      13. 赣巨人
    相關詞語
      1. 大宝龟
      2. 大忽雷
      3. 大勋
      4. 大事業
      5. 大脚色
      6. 大大方方
      7. 膨大
      8. 莫大
      9. 无后为大
      10. 骄大
      11. 養不大
      12. 博大
      13. 仁人志士
      14. 仁士
      15. 仁體
      16. 仁矜
      17. 仁寿
      18. 仁惻
      19. 兒女仁
      20. 梅仁
      21. 贤仁
      22. 上仁
      23. 桃仁
      24. 冠道履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