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ín

ㄧㄣˊ

部首 夕

部外 11

總筆畫 14

寅 𡖷 𡖸 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924

上下结构

354445125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pgw

nijmc

rsko

27806

拼音 yín

注音 ㄧㄣˊ

部首 夕 部外 11總筆劃 14

統一碼 5924筆順 35444512512134

通 標

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夤

yín ㄧㄣˊ

  1. 深:~夜。
  2. 〔~緣〕攀緣上升,喻拉攏關係,向上巴結。
  3. 敬畏。

英語 distant place; remote; deep

法語 tard le soir

© 漢典

夤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夤 yín

〈動〉

(1) 恭敬 [respect]

夤,敬惕也。從夕,寅聲。——《說文》。按,即寅之別體。因寅爲借義所專,別制此字。

(2) 又如:夤畏(敬畏);夤亮(恭敬信奉)

(3) 攀附上升 [climb the official ladder]。如:夤緣鑽刺(巴結奉承,投機鑽營)

詞性變化

◎ 夤 yín

〈名〉

(1) 通“璌”。夾脊肉 [lean pork taken from under the spind column]

艮其限,列其夤。——《易·艮》。馬注:“夾脊肉也。”

(2) 遠處 [distant place]

九州之外,乃有八夤。——《淮南子》

常用詞組


夤夜夤緣
© 漢典

夤 國語辭典

夤ㄧㄣˊyín
動
  1. 攀附求進。參見「夤緣 」條。

副
  1. 敬惕。《漢書·卷一○○·敘傳下》:「中宗明明,夤用刑名。」《北史·卷三九·房法壽傳》:「夤畏照臨,亦宜謹肅。」通「寅」。

形
  1. 深。如:「夤夜」。

© 漢典
【丑集下】【夕】 夤·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夤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夕】 夤·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廣韻】翼眞切【集韻】【韻會】夷眞切,𠀤音𡐔。【說文】恭也,敬惕也。

又進也,緣連也。【宋·穆修·會遇詩】介立傍無援,隂排密有夤。方語,因賄于進曰夤緣。

又遠也。【淮南子·地形訓】九州之外,乃有八夤,一作殥。

又腰絡也。【易·艮卦】列其夤。

又【廣韻】【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延知切,𠀤音夷。敬也,遠也。 亦作𡖴𡖸𡖷。○按夤字訓義,《說文》及諸字書皆然,《正字通》强辨其非,不可從。

© 漢典
【卷七】【夕】

夤 《说文解字》

【卷七】【夕】
『說文解字』

敬惕也。从夕寅聲。《易》曰:“夕惕若夤。” 𡖸,籒文夤。翼眞切

『說文解字注』

(夤)敬惕也。此與十二辰之寅義各不同。釋詁云。寅、敬也。凡尙書寅字皆叚寅爲夤也。漢唐碑多作夤者。凡云夤緣者卽延緣。云八夤者卽八埏。皆雙聲叚借也。从夕。寅聲。翼眞切。十二部。易曰。夕惕若厲。乾九三爻辭也。厲各本作夤。今正。凡漢人引周易夕惕若厲不暇枚舉。許書䯜字下亦作夕惕若厲。此引者、說从夕之意也。夕愓者、火滅修容之謂。凡許書。引易井者法也。說㓝从井之意。引易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說相从目木之意。引易先庚三日。說庸从庚之意。引易豐其屋。說寷从宀豐之意。引易百穀艸木麗於地。說䕻从艸麗之意。引易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內也。說?从倒子之意。皆偁周易以說字形之意。學者不憭。往往誤會。於是改厲爲夤、改突爲?。而惠氏定字作周易述。竟作夕惕若夤厲无咎、?如其來如矣。


(𡖷)籒文。

© 漢典

夤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n˧˥ 唐代读音 in日语读音 TSUTSUSHIMIOSORERU OOKII NOBIRU韩语罗马 IN现代韩语 인

客家话 [梅县腔] jin2 [海陆腔] rin2 [客英字典] jin2 [台湾四县腔]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宝安腔] jin2粤语 jan4潮州话 ing5(îng) [揭阳]êng5 [潮阳]iang5

近代音 影母 真文韻 平聲陽 銀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眞韻 平聲 寅小韻 翼眞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先部 ;王力系统:餘母 真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夤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夤」 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夤」 說文籀文「夤」
「」 陳侯因敦戰國中期集成4649「夤」 說文‧夕部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寅
𡖷
𡖸
𦟘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訔(yin2)
    2. 唫(yin2)
    3. 龈(yin2)
    4. 䴛(yin2)
    5. 吟(yin2)
    6. 蔩(yin2)
    7. 乑(yin2)
    8. 䡨(yin2)
    9. 䤁(yin2)
    10. 㐺(yin2)
    11. 鈝(yin2)
    12. 鷣(yin2)
同部首
    1. 夣
    2. 夗
    3. 㚊
    4. 夠
    5. 夥
    6. 㚉
    7. 夙
    8. 舜
    9. 夢
    10. 㚌
    11. 舝
    12. 夕
同筆畫
    1. 䬹
    2. 墌
    3. 㻪
    4. 聞
    5. 蔊
    6. 穊
    7. 舞
    8. 㽥
    9. 䃈
    10. 𠄈
    11. 槁
    12. 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