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多事之秋

拼音 duō shì zhī qiū

注音 ㄉㄨㄛ ㄕˋ ㄓ ㄑㄧㄡ

多事之秋 詞語解釋

解釋

◎ 多事之秋 duōshìzhīqiū

[eventful period;period of turbulence] 變故多的時期

-----------------
國語辭典
多事之秋duō shì zhī qiū ㄉㄨㄛ ㄕˋ ㄓ ㄑㄧㄡ
  1. 發生很多事變的時期。形容國家不安定。《水滸傳.第八六回》:「汝等文武群臣,當國家多事之秋,如何處置?」《封神演義.第七一回》:「今當國家多事之秋,不思報本,以分主憂,而反說此貪生之語。」近艱屯之際

英語 troubled times, eventful period

法語 temps troublés, période mouvementée

© 漢典

多事之秋 成語解釋

多事之秋

【解釋】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滅跡匿端,無爲綠林之嚆矢也。”

【示例】現在國家正當~,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處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 ◎《老殘遊記》第十二回

【近義詞】多災多難、風雨飄搖、內憂外患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 漢典

多事之秋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多事之秋

  • 多事之秋,是漢語詞彙,漢語拼音爲 duō shì zhī qiū,指的是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多指動盪不安的政局。
  • 最早見於唐代崔致遠《前宣州當塗縣令王翱攝楊子》:今以楊子一同繁劇,四達要衝,每當使命交馳,實託宰僚勤幹,遂重責成之寄,況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風,請告逾月,若言考秩,亦合替移,固選長才,俾修闕政。
  • 另見五代十國時期的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滅跡匿端,無爲綠林之嚆矢也。”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哆嗦
      2. 掇皮
      3. 掇掇
      4. 咄嗟便办
      5. 哆啰绒
      6. 哆羅呢
      7. 五比丘
      8. 梧楸
      9. 軒轅丘
      10. 次蟗
      11. 蟻丘
      12. 归正守丘
    相關詞語
      1. 多层次
      2. 多倫縣
      3. 多会
      4. 多歧
      5. 多闻阙疑
      6. 多样时
      7. 話不投機半句多
      8. 良多
      9. 夜長夢多
      10. 聚少成多
      11. 繁多
      12. 毋多
      13. 秋分
      14. 秋凉
      15. 秋孛辘
      16. 秋晩
      17. 秋風掃葉
      18. 秋姑
      19. 皮裡春秋
      20. 各有千秋
      21. 皮裏春秋
      22. 灰不溜秋
      23. 千秋
      24. 万岁千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